深化医改解好“三道题”

09.03.2016  10:04
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引起安徽代表、委员热议。大家从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保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如何加快推进分级诊疗?——组建医联体、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分级诊疗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医改的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看病难”,一边是优质资源的三甲医院超负荷运营,另一边是基层医疗资源长期闲置。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该如何打破,分级诊疗该如何推动?全国人大代表许戈良指出,分级诊疗制度在一些地区试点以来,取得一定成效,但病患向大医院过度集中的问题未得到根本改观。在他看来,群众看病就找大医院的就医习惯,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这种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

  许戈良建议,要使分级诊疗制度发挥更大作用,首先要完善转诊机制,做到有序转诊。在县级医院医务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可由省级医院和县级医院联合建立转诊中心,省级医院派医务人员驻点,和县级医院共同确定需要转诊的病患,同时打通绿色通道,让转诊手续更加便捷。

  “加快组建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有效途径。 ”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表示,安徽自2015年启动综合医改试点以来,积极探索通过采取城市医联体、城乡医联体、专科专病医联体等形式,打通不同级别公立医院之间的联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优化整合,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康复治疗,让患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基本在县域内解决。

  “当前,由于基层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瓶颈突出、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患者对基层缺乏信心,客观上加剧了大医院负担,制约了建立分级诊疗的进程。”全国政协委员穆可发认为,各级政府要对基层医疗卫生加大投入,在基础设施、必要设备、人员编制及其待遇等方面给予较多的支持。同时,注重发挥中医药资源这一我国独特卫生资源,大力推进中医馆建设,服务基层群众就医康复需求。

  [1]  [2]  [3]  下一页

史局新开写华章——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专题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聂扬飞 吴林红 汪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