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北调"月底具备通水条件 将缓解宿州淮北工农业用水

22.12.2015  09:56

淮北四铺泵站

  备受关注的引江济淮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而作为其延伸工程的淮水北调工程月底将具备通水条件。记者昨从省水利厅获悉,从淮河到萧县岱山口闸的淮水北调输水干线目前已进入完工倒计时,总长268公里的调水线路如一条“大动脉”,蜿蜒在皖北大地。

  总投资13.6亿元的淮水北调工程是目前安徽省内最大的跨区域骨干调水工程,是支撑和保障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南水北调东线配水工程和今后引江济淮的延伸工程,兼有工业供水、灌溉补水和减少地下水开采、生态保护等显著综合效益。工程从淮河到萧县岱山口闸,输水干线于2014年10月开工建设,总共需新建8座泵站、18座节制闸涵、33座沟口涵闸、23座桥梁。其中,从淮河至淮北市黄桥闸上输水干线长度为227公里;从黄桥闸上至萧县岱山口闸输水支线长41公里。全线除在固镇县境内的固镇闸、宋店闸之间埋设约6公里输水箱涵外,其余均利用现有河道、大沟和湖泊输水,仅需对局部输水河道进行疏浚。

  “淮河调水起点地面高程约15米,终点岱河上段岱山口闸附近约36米,总体上必须采用逐级提水的方式调水。”淮水北调工程项目总监吴其宝介绍,本月底主体工程将具备全线通水条件,而到明年上半年,整个淮水北调工程将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今后,五河、固镇、娄宋、二铺、四铺、侯王、贾窝、岱山等8个泵站将共同组成淮水北调八级提水梯队,年均2.8亿立方米的淮河水将沿着268公里的输水干线一路奔流北上,润泽宿州、淮北两地,大大缓解两地工农业用水紧张局面,远期再依托引江济淮工程,进一步增加供水规模和调水量,形成水源稳定的调水工程,实现中深层地下水全面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