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大审计模式

09.07.2015  11:15

近日,淮南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淮府〔51〕号),从发挥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全面加强审计能力建设等6个方面,就全面加强该市新时期审计工作,构建国家审计主导、社会审计参与、内部审计补充的三位一体审计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凸显审计工作新定位,打造审计监督升级版。《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即全市各级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中心工作和党政领导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难、焦”点问题,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推动国家、省、市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反腐倡廉和法治淮南建设等,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标志着审计工作从传统的监督财政财务收支层面向监督宏观政策层面转型升级。

二是构建三位一体新模式,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意见》在全省率先提出“着力构建国家审计主导、社会审计参与、内部审计补充的三位一体审计模式,逐步实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实整合审计专业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内审机构,配备内审人员,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内审工作的监督指导,充分运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参与政府投资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和企业审计,解决审计机关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困难和问题。意见还要求建立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审计服务机制,明确社会审计组织参与国家审计机关相关工作的具体方式,规范中介机构参与政府审计的操作流程和行为,防范审计风险,增强审计监督效能。此举为破解审计力量不足难题、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监督一盘棋”、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规划了改革思路和操作方案。

三是强化审计整改硬措施,加强审计成果再利用。《意见》要求,市县政府全力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将整改情况纳入督查督办整改事项。各县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整改清单“销号”制度,把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纳入领导干部和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依法依纪作出处理;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要约谈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屡审屡犯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研究,健全审计成果利用机制、加大审计公开力度,推进审计成果转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