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服务城市转型发展

24.10.2016  17:11

近年来,淮北市创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模式,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战略,学校和企业交互式合作,将课堂搬进车间,把工厂搬进学校,校企一体化育人, 共享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共赢改革发展合作红利,全市职业教育集约化快速发展,为淮北城市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1所高职院校、5所中职学校、1个行业协会、23家企业组建淮北机电职教集团;由3所中职学校、1个行业协会、24家企业组建淮北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由1所高职院校、4所中职学校、11个行业协会、14家企业组建淮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探索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围绕淮北城市转型主导产业需要设置专业,目前,已形成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轻工贸易、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农业(食品)、新型材料七大类品牌专业集群。“十二五”以来,职业教育共培养了近8万名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其中,高职毕业生1万余名,中职毕业生达5.8万人。实施“双挂工程”,每年从职业院校中选派50名教师到与院校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企业观摩、挂职实习半年,同时从企业选派1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挂职任教,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

牵头筹建淮北市职业院校联盟,建立校外实训基地50多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实行研发带动、实体融合、订单融入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开设企业冠名班、开办企业员工弹性学制学历班、校企共建共用校内外实训和培训基地、校企互派教师和员工岗位见习、试点现代学徒制、实行前校后厂、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举措,着力培养能够留得住、干得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人才。

深化实训基地建设。以淮北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牵动,跟踪前沿、系统设计,重点建设装备制造、汽车维修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医疗养老、艺术教育等多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016年全市有43个项目被列入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立项名单,其中,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3个。

深化校企合作共赢。探索校企股份合作试点,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探索新时期校企合作的新途径。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强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试点院校根据合作企业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改革考核方式、内容和录取办法,并将试点院校的相关招生计划纳入学校年度招生计划进行统一管理。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汽修、机电、电子等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推动京信电子、海聚科技等企业与职业院校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一方面由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一方面由企业通过学生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让师傅带徒弟,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了校企一体化育人,又有效缓解了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等结构性矛盾。(王志良 特约通讯员:于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