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学前教育事业快速繁荣发展

19.01.2016  09:32

落实政策 扩大优势 补齐短板

淮北市学前教育事业快速繁荣发展

自2011年起,淮北市相继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建设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为主导,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在园幼儿人数由2010年的34647人增至70714人,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学前教育发展任务。2015年,淮北市制定实施《淮北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所,回收小区配建幼儿园45所,办园条件明显改善,保教质量显著提高,学前教育实现快速规范、科学繁荣发展。

落实惠民政策  规模效益双赢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担合理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从2011年开始,市财政每年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500万元;濉溪县设立了100万元专项经费,市辖三区分别列支了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奖励、支持公办幼儿园和普惠制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项目,筹措配套资金。

实施“交钥匙”工程。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城市住宅小区要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配套幼儿园要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按照幼儿园布局规划不需配套建设幼儿园的新建住宅小区,开发商应缴纳幼儿园异地建设费。已配建幼儿园的住宅小区,配建的幼儿园要移交当地政府统筹安排,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制民办幼儿园。已出租的幼儿园,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进行办园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采取继续委托办园或重新竞标的方式,实行零租金支持民办幼儿园办成普惠制幼儿园。截止目前,已经回收小区配套幼儿园45所,其中15所办成公办园,35所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完善奖补机制。淮北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淮北市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公办园建设资金、新增公办幼儿园补助资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城市集体企事业办幼儿园奖补、接收农民工子女奖励资金、学前教育培训经费、学前教育资助、一类园和优秀园奖励、民办园年检奖励、学前教育先进县区奖励等十项奖补政策全部兑现。

加强资金管理。市教育、物价等部门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对各幼儿园办园规模及在园幼儿数等信息进行核实。为使奖补资金顺利、及时发放,淮北市教育局积极协调市财政及时拨付资金,保证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各幼儿园在接收奖补资金后,完善使用方案,确保奖补资金全额用于幼儿园发展。同时,淮北市教育资助中心为接受资助儿童办理银行专用资助卡,直接将资助款打到资助卡上,将资助金及时、足额发放至受助儿童监护人。

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继续贯彻实施《关于扶持民办园发展的意见》、《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意见》、《淮北市普惠制幼儿园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淮北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通知》,积极鼓励优秀民办园发展,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2015年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5所,按照B级每年300元/生、C级每年150元/生标准进行奖补,受益幼儿园38所,受益幼儿数8759人。

鼓励城市多渠道办园。继续贯彻《鼓励城市多渠道多形式办园和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的通知》,积极鼓励城市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低收费的学前教育服务。对省级一类幼儿园的每班奖补5000元、属市级一类幼儿园的每班奖补3000元、属一般幼儿园每班奖补2000元。2015年落实奖补资金42.5万元,受益幼儿园26所,受益幼儿数6648人。

畅通特殊群体幼儿入学绿色通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继续贯彻《关于鼓励城市多渠道多形式办园和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的意见》,2015年落实奖补资金57.81万元,受益幼儿园81所,受益幼儿数1927人。困难家庭幼儿、孤儿、残疾幼儿入园资助。继续贯彻《淮北市学前教育资助实施办法》,设立学前教育贫困生资助资金,按照每生每年资助金额800元的标准,2015年度资助5392名幼儿。

巩固优势成果 优质均衡发展

乘三年行动计划东风,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制定《淮北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安全适用、达到基本办园条件的公办幼儿园。

以“创强培优”为抓手,提升乡镇中心幼儿园档次。鼓励乡镇中心园申报市级一类园、省级一类园。示范引领,以评促建,提升农村幼儿教育的水平,促进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均衡发展。

继续巩固乡镇幼儿园建设成果。以政府投入为主,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目前,淮北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全部由当地政府投入为主举办,乡镇中心园覆盖率达100%,基本完善了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农村按照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的要求,积极利用村级小学闲置教学点改扩建幼儿园,整体规划配建幼儿园。

大手拉小手,共同谋发展。充分利用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各类幼儿园相互交流的平台。“名园”带“民园”,由省级示范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辅导一批民办幼儿园,帮助提高保教质量。“名园”办“分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凭借示范园的师资和管理经验办好分园。城乡“姐妹园”结对,城区幼儿园通过送教下乡、全天候开放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乡镇幼儿园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规范管理行为 环境秩序优化

全面整顿,优化环境。对幼儿园管理堵疏结合,在大规模新建、改建、扩建、规范幼儿园发展的同时,依法加大对非法和不规范办园行为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取缔无证办园。加强幼儿园园舍安全、消防设施、饮食卫生、接送车辆、食品卫生、大型玩具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加强规范办学行为、教育教学活动、杜绝小学化倾向的教育督查。加强收费制度、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公办幼儿园实行政府定价管理,严格执行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根据保育教育和住宿成本合理核定。加强年检工作,完善年检机制,将看护点纳入年检范围,年检结果如实公布,并对年检优秀、良好的幼儿园进行奖励,从而规范全市幼儿园办园行为。2015年,取缔4所幼儿园,3所幼儿园降级为B类看护点,1所幼儿园停办,取缔34所看护点。

监督检查,安全有序。利用开学检查、日常管理、年度检查和安全专项检查等,不断强化幼儿园“安全第一”的思想,规范地开展保教活动。通过公正制度、合理目标、科学计划、恰当措施,及时督查、评估、反思、总结等,保证了学前教育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各幼儿园安装了监控视频、配备了专职保安,建立了安全预案及相关制度,幼儿园安全工作得到了空前重视。

提升教师素质  增强发展后劲

不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定期开展幼儿园长和教师培训活动。2015年培训园长50名,教师200名,计划在寒假开展对民办幼儿园、看护点的专项培训。通过即时业务培训,逐步提升从中小学转岗过来的在岗幼儿教师的岗位能力;通过系统专业学习,使有志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取得幼师资格,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培训实践活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多次组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实验、实地观摩、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各幼儿园开展了大量特色鲜明的园本教研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研课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科学保教新方法,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取得了可喜成绩。

与中小学教师队伍相比,淮北市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幼儿教师师资力量短缺,编制问题急需解决。目前,全市市直和三区公办独立幼儿园和小学附属园缺编严重,小学附属园的幼儿教师编制均为小学编制,无独立的幼儿园编制。各幼儿园主要是自行招聘的方式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但是招聘的师资很不稳定,经常出现中途离职的现象,给幼儿园的管理带来不便。二是基层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升。近年来,淮北市教育局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实现了一定程度提升,但是基层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素质仍需提高。一方面,由于福利待遇、自身发展、区域限制等诸多因素,拥有相应学历的幼儿教师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幼儿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不在编教师的工资、保险和福利,能够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十分有限。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一步,淮北市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善幼儿师资现状,补齐师资建设短板。

进一步畅通基层幼儿教师的引进渠道。加快推进幼儿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按照“两教一保”的要求,确保教师配备要求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幼儿师资配备的长效机制。要参照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标准,建立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落实基层幼儿教师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努力解决其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保障基层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支持幼儿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进一步提升基层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协调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为幼儿园增加编制。坚持“凡进必考、择优进编”的原则,为公办幼儿园补充编制,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提高公办幼儿园新进编教师的质量。继续加强对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的培训,不断完善与幼儿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制度,将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纳入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创新培训模式,着力提高基层幼儿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机制,鼓励幼儿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师德修养好的幼儿教师队伍,为全市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特约通讯员:于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