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浸润江淮大地[安徽法制报]

16.09.2015  12:15

一块块印有法言法语的名言警句标牌,一段段与“法治安徽”相关的历史故事……无论是在家门口的法治广场,还是校园里的普法黑板报,抑或新市民之家,行走在江淮大地上,常常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法治文化氛围。连日来,记者在各地采访看到,经过“六五”普法的洗礼,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法律的春雨正滋润着我省的各个角落。

2014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第一次写进党的行动纲领,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已成为国家行动,而此项工作我省早在2011年就悄然而生。 201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这是全国第一部省级层面的法治文化建设指导文件,对法治文化建设进行专门部署。各地市将法治文化建设全面融入“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村(社区)”以及“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五年来,全省共有2个省辖市、 26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城市、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 38个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普法不能板着脸,才能被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为了让严肃的法律活泼起来,全省建立法治文艺团队210个、举办法治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建设法治文化广场162座。尤其自2013年起,在全省推动法治文化“四入行动”,即法治文化著名景区嵌入行动、繁华街区融入行动、乡镇村庄纳入行动、建制小区注入行动,在注重自然、突出协调的基础上,推动法治文化在重点区域展示。特别是依托安徽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省内全部5A级景区都建立起了法治文化宣传推广设施,扩大了法治文化的影响力。

同样在2013年,在我省还掀起了一场法治文艺作品创作热潮。从当年起,我省开始重点打造“千百十”工程,以“法润江淮、共筑美好安徽”为主题,开展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活动,目前已征集到法治书画、摄影作品3000余件,法治漫画、故事、微视频1000件,评选优秀作品200余件,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较早建立起“优秀法治文化作品资料库”,丰富了社会公众学法用法资源。

今年,我省又依托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启动了地域法治文化研究系列活动,首次对安徽地域法治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挖掘提炼。组织挖掘整理地方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法治警言等文化资源,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直观化,把法律历史形象化。

五年来,通过在全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融入到公众日常工作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规则意识,强化了法治观念,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欢迎。
本报记者周莹莹

点评:唯有让法治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信仰、一种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我省通过近5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已经在江淮大地生根发芽、茂盛成长,成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助推器。

稿件来源:2015年9月16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