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提升“幸福指数” 铜陵让群众在普法学法用法中更有获得感[安徽法制报头条]
5年来,铜陵市将培育全民法治信仰作为法治铜陵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一以贯之地予以重视和坚持,并确立了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的新思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铜陵特色。日前,铜陵市被中央宣传部、司法部表彰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这是继2013年荣膺“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后,该市法治建设获得的又一“国字号”金名片。
融入生活法治宣传紧贴民需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让群众感到学法有动力、守法有成效、用法有收获。
在机关,学法、考法、述法三位一体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稳步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提升。在学校,城市法治“微体验”、微信法治小故事评比、法律知识电视大奖赛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业已形成。在企业,“法治培训+普法宣传+法律体检”的普法新模式,助推企业沿着法治轨道转型升级。在乡村、社区,“两委”干部法治培训全员覆盖,法律明白人覆盖每户家庭,“铜都讲坛”法律讲堂和法治书屋、法律图书角成为村居民身边的“法治文化充电站”。
铜陵市依法治市办、铜陵市司法局创新开展“互联网+”普法。从广播电视法治专题节目到报纸法治专栏,从楼宇广告到户外电子显示屏、阅报屏,从综合普法网到移动终端普法“双微”,打造了集普法资源、信息发布、法律法规解读、法律咨询为一体的宣传平台,形成法治铜都、铜娃说法、铜陵普法等工作品牌,实现了电脑、电视、手机三屏联动,一个媒体全覆盖、网络全辐射的全媒体普法格局已形成。
共参共享法治文化浸润民心
漫步在天井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主题墙、雕塑、花草牌令人目不暇接,法治文化元素星罗棋布,青山绿水俨然成为流动的法治课堂。
法治文化广场、公园、中心、长廊……一批法治文化载体在铜陵落地,构筑了城市随处可见的亮丽风景,让市民在娱乐休闲时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这得益于铜陵市依法治市办、铜陵市司法局化软指标为硬任务的法治文化建设有效推进模式,通过合理规划数量和布局,每年保持适度增长,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全市755个法治文化设施、阵地进一步融入公共文化生活。
全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展各类高品质的法治文化活动,为市民奉上了法治文化大餐。“弘扬法治精神共建法治铜陵”法治文艺汇演盛装上演;“社会法治建设的多元参与及创新探索”法治沙龙如沐春风;“兴崇尚法律之风建幸福美好家庭”法治知识竞赛高潮迭起;群众创演的法治文艺精品荟萃;《铜娃说法》法治动漫意趣盎然,深受群众喜爱,“铜娃”也成为该市的普法形象代言人。
厚植基础法治实事惠及民生
“接待很热情,讲得很清楚,不花一分钱,还泡一杯茶。 ”这是居民对社区法律服务站的评价。铜陵市司法局通过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所所结对子”,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司法行政工作室、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三个全覆盖”,运作推广社区“法治超市”,普法渗透进实实在在的法律服务中。 5年来,在村(社区)举办法治讲座70余场,收集社情民意150多条,帮助完善村规民约51个,为村(社区)事务提出法律意见105条,一些派驻律师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法律明星”,深受群众欢迎。
铜陵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宗旨,构建“需求、研判、反馈、供给”的法治宣传服务链。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让法治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落实,建立三级政府法律顾问体系,创建5家省级依法行政先进单位,依法履职的政务环境愈加有序;百名法官服务百企,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巡回立案,加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公平正义的司法保障愈加有效。法治实事为“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法治成果广泛惠及民生,走出普法与善治相互促进的良性路子。韩笑本报记者江继勇
稿件来源:2016年9月28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