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三年实现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覆盖城乡[安徽法制报头条]

11.06.2014  20:19

本报讯 (徐锡安 记者钟政林)记者从6月6日省司法厅召开的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动员会上了解到,我省将从今年起全面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在三年内实现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覆盖城乡,建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法律服务。

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我省将按照“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模式,加强市级、县(市、区)司法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司法行政服务站、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着重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三年内打造出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并保证每个村(社区)有1名以上法律服务志愿,全省常住人口万人平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拥有数达2名以上,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公共法律服务。

我省将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提出将与民生和“三农”问题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各县(市、区)经济困难标准放宽到不低于本地最低生活标准的2倍,至2016年底,诉讼类案件占已结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5%、常住人口万人获得法律援助的比例不低于10件,律师承办案件数占法律援助案件总数比例不低于40%。同时,将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深入推进医患纠纷、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交通事故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2年内实现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县(市、区)全覆盖。

在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按照“一个平台统揽、多个系统支撑”要求,以司法行政云平台建设为依托,建立网上法律服务中心,拓展“12348”平台服务功能,全面完善行政审批系统和法律援助、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系统功能,在2015年基本完成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后的“12348”热线将成为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宣传法律知识、疏导群众情绪、提供法律服务、指导群众维权的免费公共服务平台。服刑(戒毒)人员远程帮教探视也将在2016年完成全覆盖。

会上,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洪禹候提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着眼全局,充分认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全力推进司法行政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稿件来源:2014年6月11日安徽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