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赌风暴”铲除社会毒瘤

25.06.2014  07:55

  宣城市前不久查处的一起骗取出口退税案,引起广泛关注。

  沉迷网上赌球的国税局工作人员李某某,为还赌债并维持赌博活动,在3年多时间里,单独或伙同他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共计1400多万元,同时徇私舞弊、帮助某公司骗取国家出口退税5200多万元。无独有偶,郎溪县邮政局集邮业务中心负责人杨某因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导致其犯罪的原因也是赌博。

  赌博这一社会“毒瘤”危害巨大,为此陷入犯罪泥潭、家破人亡者大有人在,令人痛心。更为严重的是,赌博活动败坏社会风气,极易诱发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直接危害社会稳定。为此,从6月份开始,宣城市掀起了为期3个月的“治赌风暴”行动。

  据宣城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平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通讯工具的革新,赌博的专门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赌场开设在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集贸市场等区域,极为隐蔽,给查处增加了难度。利用游戏机进行的赌博活动禁而不止、打而不死,易反弹,且呈现出新的特点。近些年出现的网络赌球等,更给禁赌工作带来压力。

  在今年以来查处涉赌刑事案件38起、行政案件267起、刑事处罚42人、行政处罚533人的基础上,宣城市公安机关在“治赌风暴”行动中,严查4类重点场所:隐匿在野外、城中村、出租房、城乡结合部的流动赌场;“以赌养戏、以戏护赌”的流动赌场;存在赌博活动的棋牌室、游戏机室等场所;群众举报、舆情反映线索集中的区域、场所。同时,明确了重点打击对象:赌场开设者,相关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首要分子和骨干人员;提供条件的娱乐场所、棋牌室等场所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提供场所,收受投注、登记、结算、交接赌资、放高利贷的人;涉赌黑恶势力和幕后“保护伞”及参与赌博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一律以赌博案、开设赌场案立案侦查,对涉嫌犯罪的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首要分子和骨干人员一律刑拘、移送起诉,对参赌人员一律顶格处罚,对构成犯罪的场所一律函告文化、工商部门吊销相关许可证照。

  在查处涉赌案件过程中,警方发现,少数尿毒症等重症患者在市区背街后巷开办赌博游戏机室,一旦执法单位前往查处,他们就以病重急需用钱为由百般阻挠,查处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警方结合实际,采取人性化执法的措施,提请政府每年拨付4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重症患者在赌博游戏机室被取缔后的救济费用。最终,一举收缴赌博游戏机502台,18名重症患者全部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

  为让赌博活动无处藏身,宣城市强调多警种联合参战,严格责任追究。明确由派出所承担属地管理职责,县市(区)公安局治安大队或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承担对派出所的监管职责。对群众举报或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涉赌线索,派出所未及时查处或查处不力、经查证属实的,第一次对派出所进行通报批评,派出所所长作出检查,第二次予以免职,并对负有监管职责的治安大队或治安支队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宣城市公安机关自6月7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张贴发布禁赌“通告”,同步开通电话、微博、微信及电子邮箱“四位一体”的举报方式,并设立奖励基金,方便和鼓励广大群众及时举报赌博违法犯罪线索。

  宣城市公安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过“治赌风暴”行动要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群众举报反映的涉赌案件线索得到全面核查处理,确保不再发生群众反映强烈的涉赌热点焦点问题,确保赌博警情明显下降、赌博活动重点区域和场所治安面貌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