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全境式”有效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

27.04.2016  10:05

中国梦千里,山海自多情。4月的青岛,生机勃勃,魅力无限。由教育部、青岛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这里隆重上演。本届展演活动新增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从全国126个省市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中遴选出的31个实验县的小学生们,用实践体验、群体互动的展示形式,将浓郁的地方艺术特色和乡土元素在40个主题各异的工作坊中一一呈现。展示为期六天,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观众近万名。包河区副区长何庆瑞、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庞士考带队,组织合肥市屯溪路小学、阳光小学、包河苑小学师生组成的“徽州三雕”工作坊参加展演。该工作坊是全省唯一一个参加展演的工作坊。合肥市教育局副局长桑韧刚、学生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刘原徽等亲临现场观看,并与参展师生亲切交流。

工作坊以徽派建筑为背景,以学生石雕、砖雕、木雕作品为点缀,处处体现徽州韵味。展示中,孩子们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盒、线材、报纸等材料,采用纸浆造型的表现形式,通过临摹图案,塑刻浮雕,上色风干等技艺,将一件件精美的“徽州三雕”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众多来宾参与体验、互动。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被经由一双双巧手“变废为宝”的作品深深吸引,饶有兴趣地与孩子们攀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山东省副省长王随莲等也走进包河区实践坊现场观看、体验,听取孩子们介绍三雕技艺,宣扬徽州文化之精髓。

包河区自2013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以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安徽省艺术教育改革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大力推进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以安徽传统文化为基础,积极构建区域艺术教育特色实践活动。近年来,以屯溪路小学、阳光小学、包河苑小学共同成立的“徽州三雕”研究小组为代表的一批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正在全区各校落地生根。如师范附小民乐、剪纸和黄梅戏课程成效日益斐然;屯溪路小学一年一度的“乐阅悦.中秋夜”庆佳节民俗联欢活动广受央视、新华网等媒体关注;师范附小三小启动“徽剧进校园”工程,并被教育部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项目学校称号;曙光小学连续举办13届经典诵读展示会,获安徽省经典诵读先进学校称号;太湖路小学、包河苑小学、宋村小学通过长短课程结合方式落实书法课程实施;葛大店小学编写棋类教材,凸显学校棋文化特色;金葡萄小学建立民俗博物馆,将钉耙、木锨、对窝、八仙桌、石磙等民间农具陈列其中……传统文化正在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校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育人内涵。     

在省、市、区各级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下,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正在包河区“全境式”有效推进。自2011年至今,先后开创性成立“艺体教师服务中心”、“校外专家指导中心”,吸纳专业院团师资、民间艺人、非遗传人等走进校园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将传统文化扎根课堂、深入社团,黄梅戏、徽剧、京剧、庐剧、剪纸、陶艺、皮影、腰鼓等课程正日益成为“一校一品”重点项目;连续举办戏曲节、戏剧节、高雅(传统)文化进校园、经典诵读展演等活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以亲民的姿态融入教师、家长、学生群体中,植入人心。据悉,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016年包河区将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展望包河区美育教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再遥远、近在眼前。(徐莉 杨凌云 特约通讯员:阚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