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蚌埠市沫河口司法所长朱儒玲:一心调解永为民[人民网安徽频道]

14.08.2014  11:30

人民网蚌埠8月12日电(张磊 汪瑞华)立秋,沫河口司法所大院的玉米已经饱满地挂在枝上,正萌动着丰收的希望。

朱所长要是还在,该有多好啊!”同事们念叨着。在司法所楼梯口的公示栏上,记者看到了朱儒玲的相片,尽管已经些许的泛黄,但这个温和朴实的汉子,依旧憨憨地笑着。

曾为之殚精竭虑的沫河口,他却再也看不到了,就在去世的前一天,倍受病痛和化疗折磨的朱儒玲还在惦记着司法所的事儿。

然而,2014年2月25日凌晨,癌症带走了朱儒玲,去世时,他年仅36岁。

沫河口镇是人口大镇,辖区有24个村、7万多人,外加一个工业园,邻里纠纷、劳资矛盾时有发生。身兼镇调委会副主任的朱儒玲坚守化解基层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从事司法行政工作6年来,朱儒玲共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化解群体性事件11件,防止民转刑案件13起。

6年里,朱儒玲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群众百姓。

群众的事情比领导重要 打个照面就走

我到沫河口没见到司法所所长,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四次。”蚌埠市司法局局长刘军波说,仅有的一次见面也只是在司法所门口打了个照面,朱儒玲丢了句“我要赶到村里去调解,不然就打起来了”,便匆忙走了。

回忆起那次仅有的一面之缘,刘军波泛红的眼圈里饱含着理解和愧疚。

朱儒玲接到沫河口村调委会主任打来的电话,该村两户村民因土地问题发生矛盾,双方均喊来了十多个亲友摆起“阵势”,眼看一场群体性斗殴一触即发,朱儒玲一接到电话立马赶往现场。经过十几次细心地做两家人工作,终将这场持续十几年的宅基地纠纷化解。

也正是因为朱儒玲四次上演的“空城计”,让局长刘军波对朱儒玲印象特别深。

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他可以不顾家庭、不见领导、不惜身体,不求所报。在他眼里,群众的需求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刘军波感慨说。

群众的事情比家庭重要 放下筷子就走

去年十月,妻子程波因为甲状腺瘤动手术,朱儒玲在得知瘤体呈良性之后,当即撂下一句“你没什么事儿了,所里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就立马回到工作岗位,直到妻子出院也没露面。

实际上,朱儒玲留给家里的时间少之又少。

儿子今年八岁了,但朱所长还从来没有带他去市里玩过一次,甚至,一家三口的全家福合影都没有。”朱儒玲同事程波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弥补对家庭的歉疚,考虑到儿子朱墨没有去过市里,也没有吃过什么好吃的,朱儒玲就承诺给儿子一个附加了条件的出游,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去逛逛市里的龙子湖公园和淮河文化广场,然后吃上一顿自助餐。

结果,即便这个附加上条件的承诺,朱儒玲还是食言了。

在朱儒玲家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来得及拍上一张全家福,这个遗憾,也永远留给了妻儿。

群众的事情比身体重要 穿上衣服就走

朱儒玲生前的办公室,还是异常简陋,一张折叠床藏在办公桌后面,作为同事的邹玉告诉记者:“朱所长几乎全年无休,在他那里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的说法,在这张床上过夜的次数比在家里要多的多。

龙王庙村的朱克家因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缓期执行,在沫河口镇进行社区矫正。“每次过来报到的时候,早早地就看到朱所长在那洗漱,后来才得知,他就住在办公室,以所为家,为的是便于夜里准备调解材料,群众在有需求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他。”朱克家说。

他把社区矫正人员当成亲人一样关心。在朱儒玲的帮助和介绍下,朱克家和妻子一起在镇工业园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收入,如今债务也快还清了,家庭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祥和幸福。

这么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提及曾经苦心帮助自己的朱儒玲,朱克家还沉浸在惋惜和悲痛当中。

群众的事情大于天 一心调解永为民

面对错综复杂的调解和法援案件,朱儒玲依法处理、不偏不倚,讲实话、掏心窝,让老百姓心服口服,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第一线。

为解决基层困难群众的低保、法律援助对象子女的就学等问题,他四处奔走、殚精竭虑;为给溺水儿童父母争得赔偿,他夜以继日耐心调解;为帮助社区矫正青少年重返课堂,他语重心长,悉心教导;为传递法治精神,他送法进农村,常年奔波于田间地头开展普法教育。

他顾不得照顾患病的妻子,顾不得检查自己早已感觉不适的身体,总是一直奔波在矛盾调处的现场,守护在群众身边。

辖区内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说:“有事没事就喜欢到村里头转转,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干部,群众也没有把他当成干部,啥事都信任他,村里发生一些大的矛盾纠纷,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他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随叫随到的“和事佬”。

担任沫河口司法所所长以来,朱儒玲共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使一大批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化解,有效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该镇的矛盾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群体事件转刑事案件为零,立案纠纷调解率100%,成功率98%以上,上访率逐年下降。

【记者手记】

朱儒玲没有惊天的壮举,也没有动地的豪言,但是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最基层诠释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定义。

朱儒玲去世后,很多人惋惜和后悔。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一定不让他这么累,不让他这么拼命,可这只是如果,况且,即便是时光倒流,我们能够看到的,也许还是他拼命工作的背影,他还是奔波在调解百姓矛盾的路上。

稿件来源:2014年8月12日人民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