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有望成世界超级经济区

30.06.2014  11:02

  用不到4%的国土面积,“撬动”了接近1/4的生产总值,作为全国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方,“长三角”正在朝着世界级的超级经济区进发。昨天下午,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教授、《经济观察报》评论员新望,现身《经济大讲堂》节目,就合肥参加长三角区域发展话题进行深度对话。韩冰表示,在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活跃度很高的合肥,将更加注重对本土经济的培育,尤其是发挥合肥科技资源的优势,对 进行培养。

   沪苏浙皖将实现“当日经济”

  如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人口规模已达2亿,面积34万平方公里,其GDP总量或购买力在全球同类一体化区域中也是最大的。

  如此资源禀赋的长三角经济区,能否比肩纽约、巴黎、伦敦经济区?

  倪鹏飞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让长三角经济区加速与世界“接轨”。预计2020年,长三角经济区将基本形成世界第一超级经济区。倪鹏飞说,长三角的“两小时经济圈”正在不断扩展,至2020年,随着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全线贯通,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将北至连云港、徐州,西至安庆、六安,南至温州、丽水,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全境以及安徽除亳州以外的总共4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届时,外围城市与中心城市上海之间的最短往返通勤时间将控制在4小时之内,能够实现当日工作往返,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全面迈向“当日经济”。

   合肥约一半外来投资来自长三角

  作为长三角的一员,安徽的突破口在哪里?

  韩冰透露,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合肥在长三角活跃度很高,外来投资中有一半来自长三角地区。环境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使得曾经创造了“中国工厂”美誉的珠三角、长三角的先发地区企业纷纷考虑内迁。而联合利华从上海到合肥的整体搬迁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案例。

  韩冰说,产业转移与承接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中,安徽就是长三角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桥头堡”。

  “目前,合肥已经和南京实现了同城化。从交通方面来说,现在合肥与长三角全面对接,到南京一个小时,到上海两个小时,可以说实现了两小时经济圈。”韩冰说,随着将来高速铁路、公路、长江黄金水道发展,这一“同城化”将更加明显。

   建议合肥发展做差异竞争

  在产业结构方面,倪鹏飞指出,2004年之后,长三角整体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均值水平连续7年上升。

  随着产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产业链不断拉长,单个地区已无法完成所有的生产环节,只能专注于大产业下的细分领域,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并形成集群优势,对外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

  倪鹏飞表示,如果将沪苏浙皖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一定会出现世界最大的经济区,安徽要抓住机遇。”

  在产业转移和分工中,同在一个经济圈、经济区的城市,也需要避免同质竞争。

  “合肥定位于科技创新中心,这种定位要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做到区别,从定位规划角度避免区域内的恶性竞争。随着周边城市的发展,反而更会促进合肥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倪鹏飞说。

   安徽可“借梯登高”培育特色经济

  “在产业转移之外,安徽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产业和企业。福建有一个晋江,一个县有一个特色产业,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城市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经济,把中小企业做实,一个都市圈就有可能成为一个经济区。”《经济观察报》评论员新望说。

  “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韩冰进一步说,“产业转移在城市起步阶段有助推作用,但同时本地经济的培养也很重要。”

  “合肥的产业转移不是把别人不要的转移进来,不然几年后就会成为我们发展的包袱。”韩冰说,“合肥的城市名片之一是‘创新高地’,我们与中科大、合工大共建研究院,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开展共建合作等等。合肥非常注重对创新产业的培养。未来城市的竞争就是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江淮晨报)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