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岳西支教团:闪光老区的志愿情怀

22.10.2014  11:30

从安庆出发,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沿途山峦起伏,碧水横波,但见穿过一道道山中隧道,越过一座座越河长桥,大约一个半小时后,车子驶进了岳西县城。

  在县城建设西路,车子继续爬上一条狭长的坡型小巷,9点12分,在填写好校园进出人员登记表后,记者正式进入岳西城关中学,此时学校正在上第二节课。登上教学楼三楼,在位于拐角处的802班,教室里正传来老师清亮的讲解声。“现在我们设函数关系式为y等于kx加b,谁来把数字带进去解……”这是迎江区十四中数学教师江潮正在给学生讲授《一次函数模型的应用》。

江潮是今年迎江区支教岳西支教团的负责人。他和王作宾、刘通、汪敦前和任虹四名教师从今年9月份开始响应省、市、区关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奔赴岳西,开始了他们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47岁的江潮没来岳西前,是迎江区十四中的数学老师,也是五个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儿今年已经读大二了,被其他支教老师亲昵地称为“团长”。说起这次岳西支教,江潮笑着告诉记者,这里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更淳朴、天真,招人喜欢。

在斑驳简陋的教室里,孩子们争着和记者说起对江老师的印象。“江老师一点也不像老师,更像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都很喜欢他”、“江老师还经常和我们班的留守学生一起回家”、“我觉得江老师上课和其他老师不一样,别的老师是先教后学,江老师是先学后教。”女生王慧彬涨着红扑扑的脸说道。

王慧彬口中的“先学后教”是迎江区“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改革的其中一环。得益于这一模式的导入,短短一个月,这个原先数学基础薄弱的班级很快变了样,甚至掀起了头脑风暴。下课去办公室主动问问题的学生多了,主动思考难题要点的学生多了,敢和老师就解题思路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学生多了……而将区内先进的课改经验传递到革命老区,将山区教育好的做法带回去,这也是岳西支教五人团的使命和初衷。

叮铃铃!”9点35分,下课铃声响起。城关中学初701班支教教师王作宾结束了语文课《王几何》的教学走出教室,正好迎面碰上下楼的记者,为了不耽误下节课的教学,王作宾执意在教室门口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王作宾今年34岁,和江潮一样,在来岳西前都在迎江区十四中教书。这次岳西支教让两人得以在新的环境里再度成为了战友。他说:“我们刚来的时候也害怕会不适应,住的地方连桌子和椅子都没有,毕竟要在这里工作一整年时间,但这里的老师对我们十分友善,啥事都热心帮忙,这让我们感觉到很温暖。在岳西城关教书的一个月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里的老师比城里的老师能吃苦,让人敬佩。

王作宾告诉记者,由于自己老家在农村,因此他一直都有到农村支教的特殊情结。今年的支教正好圆了多年的梦想。在他看来,不管是在迎江教书还是在岳西教书,都是在为安庆教育做贡献,都需要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考虑到现在的班级留守孩子较多,王作宾尽量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回去没有家长辅导的缺憾。

和王作宾原来在十四中的教室比起来,现在支教的701班显得格外简陋。记者看到,这儿没有先进的电子白板,没有班级宣言的写真喷绘,斑驳掉色的墙壁布满多年来沉积的各种划痕,教室里唯一的亮色是前后黑板上方的红色班级标语。前面的标语还是用红纸写的,后面的干脆就刷了一层红漆,上面用行书写着“明确目标潜心学习报效家邦”。条件虽然简陋,但孩子们的眼神里依然透着强烈的求知欲。“现在学生是我奋进的最强动力”王作宾说。

采访完岳西城关中学的两名支教教师,已经将近11点,考虑到时间因素,记者决定上午还去采访一名支教教师。由于江潮上午的课已经上完,他主动提出要做记者一行在岳西的向导,于是立即乘车前往支教教师汪敦前所在的狮形小学。

狮形小学位于岳西县天堂镇,和城关中学正好都位于岳西县城的边缘地带,距离五名教师所住的岳西职教中心都是最远的学校。汽车一路上在岳西县城弯曲回绕,沿途随处可见家家户户放到门口晾晒的圆形茯苓饼。江潮像一名当地人那样熟悉地介绍道,这是岳西的特产,最远出口到东南亚的。到达狮形小学时已经是11点30分,正好赶上学校放学。

记者随着打开的校门和家长们一起走进校园,恰逢遇见汪敦前正在操场上给学生排队。学校虽然规模不大,学生数量也不多,但放学路队却排得整整齐齐非常有序,一点也不逊色于城区学校。记者看到,汪敦前不时对走过的学生叮嘱要注意交通安全,当一名患小儿麻痹症的学生差点摔倒时,汪敦前一步上前扶住了他,尽管这名学生就住在学校对面,汪敦前还是小心翼翼地扶着将他送回了家。

这次的支教,让我找回了年轻时投身教育的激情和梦想,好像重走了一趟青春路。”汪敦前说。汪敦前在来岳西前先后在长风中心小学和依泽小学任教。“因为有过在农村工作的经验,所以到这里来适应非常快。

走进汪敦前所在的狮形小学,记者受到校长储岳新的热情欢迎,他告诉记者,汪敦前老师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动力。最令储校长感动的,是汪敦前尽管住的职教中心离学校较远,但他还是每天坚持在7点30前就来到学校,为的是能在教室里给学生一个个面批作业;为了能让学生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下午的学习,汪敦前让学生们每天提前到校安排他们午睡;学校没有专业体育老师,汪敦前就自告奋勇当起了广播体操示范员,学校缺一年级数学老师,当要求汪敦前临时从英语转岗数学时,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记者来到汪敦前所在的一年级教室,这里的环境不比城关中学好到哪里,墙壁两侧大块大块地裸露出里面的墙体,没有电子白板,没有图书角,没有盆栽,但汪敦前依然在这里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用快乐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他告诉记者,“支教一个多月以来,有苦有乐,有喜有忧,但点点滴滴都会及时形成文字,发布到博客中,将来这就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汪敦前说。

此时已经是12点多,在学校附近用过工作餐,记者跟随支教老师们来到了他们的住所——岳西职教中心。走进老师们的宿舍,记者发现这里的布置极为简单,一床被子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就是五名支教老师的全部“家当”。

老师们告诉记者,在岳西支教的个人生活其实非常简单,早上五六点起床,或步行或乘车(江潮、任虹两位老师到岳西后买了自行车)分赴各校,中午和下午放学再返回宿舍,用餐的地方就是职教中心的学生食堂。“在饭桌上讨论问题、研讨教学是常有的事”、“这里的食堂饭菜辣味多,一开始很不习惯,但渐渐也就适应了”、“大家一定聚到一起才吃饭,谁有事不能回来都会和团长(江潮)请假,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既来之,则安之”……老师们你一言我一句地说着。

下午2点15分,记者来到支教老师刘通所在的天堂中学。这是岳西县城最好的一所中学。和上午记者所见的城关中学比起来,天堂中学不仅面积大,而且硬件好,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白板。记者来到刘通执教的初二3班,他正在这里给学生上中国近代史,这一课讲的是五四运动。

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记者等到下课在教室外面采访了刘通。有着14年教龄的刘通在支教前是迎江区绿地实验学校教师。今年暑假,当得知区教育局打算遴选教师来岳西支教时,他动了心。“当时只是有强烈的兴奋和期待,期待自己能在岳西的支教生活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刘通说。

到岳西来后多久才适应的?有没有觉得这里的生活和原先期待的有差距?”记者问到。“说没有一点不适应那是不可能的,天堂中学离住所较远,而且没有公交车,每天都要步行上下班。但可能因为天堂中学是岳西最好的中学吧,虽然压力有些大,但同时也激发了我想把工作做好的斗志和决心!”刘通坚定地说。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在教学中不时融入三环五步教学法外,刘通还采纳了队友的建议,每次都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一些课外历史知识,“在讲洋务运动时我告诉他们中国第一艘蒸汽船就在安庆生产、上辛亥革命时我讲清王朝最后一艘军舰在海外起义的故事……学生们听得非常带劲,还说让我有机会带他们到安庆去玩呢!”刘通边说着边露出情不自禁的笑容。“我感觉教师这一职业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学生的快乐和健康成长当作自己的幸福追求,我很庆幸能来岳西拥有这段珍贵难忘的支教生活。”刘通说道。

15点23分,在天堂中学结束后,记者来到本次采访的最后一站,支教老师任虹所在的岳西实验小学。和前番采访的狮形小学不同,实验小学是县内规模最大,革命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小学,校内标准化建设均达标,班班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就连教师办公楼都装配了电梯。

记者来到三(2)班,任虹正在用电子白板给学生上美术课《红色的画》。“大家知道‘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红色,它象征着鲜艳、热闹、温暖……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农民画……”在被鲜花装饰得五彩缤纷的教室里,孩子们一个劲认真地听着,眸子里不时闪动着灵动的光芒。任虹走到哪里,孩子们的目光就跟到哪里。

任虹今年32岁,比同是支教团成员的王作宾小两岁,在迎江区四照园小学一直工作了14年,这次支教是她第一次换学校。谈起自己的支教经历,任虹说,“这次支教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新的教学天地大有作为,忧的是远离了亲人远离了同事,启程那天我站在四照园小学门口哭了。但最放不下的是自己的儿子,孩子才三岁,刚上幼儿园,正是需要母爱的时候。每到夜晚躺在床上,总会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孩子睡了吗?有没有踢被子……我却不在他身边……”任虹有些泪光模糊。

但是一走进学校,一踏入教室,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动力,总有一种声音在告诉我,任虹,你要好好上课,只有这样你才对得起远方的亲人和同事。”和汪敦前一样,任虹在实验小学也遭遇了“换岗”。原先教数学的她被学校安排带三年级美术课。“一开始很不适应,脑子里转不过来弯子,教起书来也有些别扭,但总要适应总要面对,所以,我只能选择改变自己,适应新环境。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任虹想了许多方法。学生静不下心来,她就想办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她总是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动手画、动手做。没有教具,自己掏钱买材料做;教室没有电脑,就把家里的笔记本电脑带来,晚上饭后加班做课件。布置的作业一定全批全改……终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下来,学生整体绘画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甚至还特意剪了一张任虹的画像送给她,虽然过于抽象,但任虹还是如获至宝地小心夹在笔记本里,孩子们的画作也用手机拍下来发到博客里。

上一周,任虹提前到教室装课件,看到她的到来,整班的学生突然有节奏地欢呼“美术!美术!美术!”,“这个时候我由衷感觉到了支教生活的浓浓幸福。”任虹说。

16时31分,采访临近结束,几位老师问记者,在城里是否见过夜空的繁星。记者摇摇头,他们接着说,夜晚偶尔在职教中心的操场散步时,就能看见在城里见不到的银河和繁星。这里的孩子们,就好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各有特色,招人喜欢。他们打算这次支教结束后,有机会的话会常回岳西看看孩子们,因为这里有他们盛满爱心的支教记忆和志愿情怀。 (特约通讯员:方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