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民工出国淘金被中介公司坑 高薪却成泡影

16.10.2015  10:30

  今年年初,肥东县毕师傅等数十人经人介绍,远赴安哥拉务工淘金。然而手续办好赶赴国外后发现,不仅承诺的高薪拿不到,他们甚至还要家人从国内寄钱维持生计。记者采访发现,类似毕师傅的遭遇并不罕见,合肥市商务局提醒称,出国务工需要谨慎,要甄别好的公司以免权益受到侵害。

  爆料:出国“淘金”被中介公司坑

  15日,毕师傅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份,他前往安哥拉一家建筑工地“淘金”。“中介公司说,去的时候只要肯干,月薪在1万元以上。”在和工友们商量后,他们决定一起出国务工。去年12月22日,在该中介的帮助下,毕师傅等人经由北京飞往安哥拉。

  毕师傅说,去了之后他才知道,这是当地一处“烂尾楼”,因为资金不到位工程进度很慢,但毕师傅等人急着赚钱便努力干活。可他不曾想到,刚开始两个月根据当地项目部的算法,他确实可以拿到8000元左右的月薪,可第三个月开始便“变了样”。他说,这个项目仅需要100个油漆工,但是现场有300多个油漆工,他们被迫闲在那里。

  由于毕师傅的人与中介公司签的合约中显示:工资半年一发、生活费自理、提前交7000元费用用于签证机票和中介费用、合约18个月,提前回国将按照合约扣除将近2万元费用。毕师傅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工作半年后算下来只赚了1万多元,因此他多次前往中介讨说法。

  回应:中介公司正在积极协调薪水

  记者采访获悉,与毕师傅一同前往安哥拉务工的民工中已有10多人回国,但是依然有40多人仍在坚守,希望能够拿到“高薪”,目前生活费用仍靠国内亲属接济。

  根据毕师傅提供的线索,记者赶往这家位于东二环附近的“太和县对外贸易公司合肥分公司”。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袁女士介绍,他们已经退还了毕师傅等人原先交付的7000元中的5000元抵押款,也在积极与安哥拉当地的项目部进行沟通协调,希望能够帮助务工人员获取本该属于他们的薪水。

  记者调查发现,该中介公司经营业务中包括向境外派遣各类劳务人员(不含海员),其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等一应俱全。但对于毕师傅等人的指责,袁女士称公司完全按照合同办事,也已经在和安哥拉的项目部进行沟通,希望毕师傅等人能够安心等待。(合肥在线-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