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套种 让“空闲地”变“致富地”

30.07.2019  05:55
林下套种技术,减少了种植桃树前期没有收益的经济压力。 种植大户汤友云用“以耕代抚”林下套种方式,成片种植了200多亩桃树苗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巢湖市柘皋镇峏山村花果飘香生态园里,52岁的吴家东正在园里忙碌,一边介绍一边带领游客采摘,“现在采摘的桃子品种有‘中国红1’‘中国红2’‘黄金黄’黄桃,还有‘玛瑙红’桃子。合肥的、南京的、周边的城市都有来采摘的。

  3年前吴家东返乡创业,种植了50多亩桃子和葡萄,当地林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品种、技术上送服务到田间地头,这也让他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今年试挂果就迎来了不少村民、游客前来采摘。”吴家东说,即将上市的葡萄有“金手指”“醉金香”“熊宝”,口感都比较好,葡萄味很浓。

  离吴家东生态园不远的板桥村,种植大户汤友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成片种植了200多亩桃树苗,在桃树生长的前两年时间里,他采用了“以耕代抚”的林下套种方式。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只见桃树林下的空地上是成片绿油油的黄豆、花生,即使有杂草也是稀稀拉拉。“‘以耕代抚’是一种复合经营模式,就是树木没有长大、林地没有郁闭之前,在空闲地上套种经济作物。经果林与农作物两者互补性很强,高度上是一高一矮,生长周期上是一长一短,生态上能够有效利用林间的空闲地,经济上可以减少清理杂草、抚育树林的费用,还可以增加销售农作物的收入。”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两者结合达到“以短养长”、良性发展的目的。

  “据测算,每亩林地至少可以减少500块钱人工清杂的费用,销售黄豆、花生还可以净增收800多块钱,一正一反就是1300元。”汤友云说,这两年通过林下套种技术,经济效益相当明显,减少了种植桃树前期没有收益的经济压力,每年的土地租金、施肥、除虫等各项开支都有了保障。

  近年来,巢湖市林业部门通过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结构模式和林下套种经济作物的复合经营模式,共计推广栽植桃、枣、葡萄、软籽石榴等特色经果林1万多亩,带动园区周边的贫困户、农户共计1000多户就近务工,在助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村民和贫困户增收致富。(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