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考证“老子故里在涡阳”第一人

24.04.2015  13:10

  他酷爱古文、藏书过万,让老子故里涡阳“重见天日”;他乐于“咬文嚼字”帮别人纠错,发表勘误文章百余篇;他耄耋之年笔耕不辍,为家乡再做贡献。杨光,这位83岁的退休教师,如今依然忙碌,“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老子故里涡阳”考证第一人

  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地接苏豫鲁,乃交通要冲;名扬海内外,维中华仙都……在涡阳县体育广场的文化墙上,刻着一篇《涡阳赋》,作者是涡阳一中的退休教师杨光,这篇文章是老人在2011年完成的,其时他已是耄耋之年。

  杨光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的影响,从小他就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岳飞抗金这类演义小说就成了他童年的精神食粮。到了初中以后,杨光逐渐迷恋上了古典文学,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基础。

  “1958年我到涡阳一中教书的时候,一看课本上的古文,基本上还都能背出来。”杨光自豪地说,这多亏了初中时候下的苦功夫。

  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几十年,培育了无数英才,但真正让杨光为更多人所知晓的,是他在1991年撰写了一篇《老子生地考辨》。该文是全国首篇考证老子生地在涡阳的论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辞海》1999年版“老子”词条新增“一说为安徽涡阳人”,并使涡阳得到港台某机构100万美元捐助而修建了老君殿,为涡阳“老子故里”争得无限荣光,杨光也被很多人称为“老子故里涡阳考证第一人”。

  能撰写出洋洋洒洒的《涡阳赋》和有理有据的《老子生地考辨》,杨光将其归功于自己坚持看书。现在杨光的家中共有18个书柜,藏书一万多本,其中多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等古文书。

   他乐做语林“啄木鸟”

  作为一位严谨治学的教师,杨光最见不得语言文字中出现的错误,一旦发现,他总想指出来。

  2008年,《咬文嚼字》杂志从第一期起,连续刊出他的8篇文章,对亮相《百家讲坛》的于丹、刘心武、王立群等讲授的有关内容提出质疑,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比如第一期刊登了的《黑格尔说的是“正反合”》指出,于丹在《〈论语〉心得》第七讲《人生之道》引述黑格尔关于人生三个阶段“正反合”,误为“正反和”;第二期登载的文章称,王立群教授把发生在明朝的“靖难之役”误为“靖康之役”……那一年12期杂志共用了杨光21篇文章,平均每期近两篇。至今,他共在《咬文嚼字》这类杂志上发表“挑刺”文章100多篇。

  怀宁的李智海是被杨光指出过错误的作者之一。2001年年底,他出了本散文集《小吏港随笔》,杨光从中发现了多处错误,就把这些错误写在了信纸上给李智海邮寄了过去。“密密麻麻地写了十几张纸,所指出的错误,竟是我几次校对都未能发现的。”李智海在其博客中说到,此后他又编了《孔雀东南飞文汇》一书,第一个就想到了找杨光帮他把关。这一次,热心的杨光又给他寄去了100多页的勘误表。

  “文章传播文化,如果出现错误,就会误导别人。我挑错也不怕会得罪人,很多被我挑错的还对我表示了感谢。”杨光介绍,他曾经也给清史专家阎崇年所作的《袁崇焕》指出了多处错误,对方不仅没生气,还寄来了签名的《袁崇焕》表示感谢。

   他耄耋之年笔耕不辍

  虽然已经退休,但已经83岁的杨光并没有闲下来,“比上班的时候要更忙”。杨光把自己退休后的主要工作总结为三点:研究老子、校注文言版的《涡阳县志》以及撰写《亳州赋》,这些工作中,有的已经完成,有的则刚刚开始。

  “对老子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杨光介绍,在《老子生地考辨》之后,他也陆续写过多篇关于老子的考证文章,并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过,不过,都未能达到当年《老子生地考辨》那样的影响力。

  杨光用了五年的时间,对民国十四年版的《涡阳县志》进行了校注。“因为里面很多是繁体字,还没有标点,很多中文系的大学生也读不下来。我就用简化字进行了替换,并加了标点和注释。”杨光说,他把校注好的《涡阳县志》交给了当地的文化部门,期盼能有出版的那一天。

  对于准备撰写的《亳州赋》,杨光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由于一直比较忙,这项工作迟迟没有动笔。“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对亳州不是特别熟悉,需要查一些资料做更深的了解。”杨光说,他正在读《续资治通鉴长编》,有20本之多,以增加自己写《亳州赋》的“底气”。

  由于杨光严谨、热心的名声在外,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书稿出版前希望杨光能帮忙把把关。“我基本上都推掉了,实在没有时间。”杨光说,虽然自己身体还算不错,但毕竟已经83岁了,右眼也失明了,自己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实在没有精力去帮别人看书稿、挑讹误了,“每次一拒绝别人,我就感觉对不住人家”。 (中国亳州网-亳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