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实施“六项工程”搭乘“互联网+”快车

22.10.2015  10:48

  近年来,来安县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步伐,组织实施6项工程,积极搭乘“互联网+”快车,向教育信息化要质量、求效益,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2012年全县所有学校均开通宽带,接入互联网;2014年对校园带宽进行升级扩容,除村级学校带宽4M外,所有乡镇以上学校带宽均达10M,部分学校带宽达20M,基本实现校园内网络覆盖所有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场所。全县70%的中小学已建有校园网或学校网站,初步实现了资源共享。

  实施优质资源“班班通”工程。为每间教室配备一台电脑、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终端设备,使每一间教室都能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终端设备开展教学活动。2012年全面启动班班通工程,截至2015年9月,累计投入1038万元为全县所有学校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894套,实现班班通全覆盖。

  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拥有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让教师在网络上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通过网络空间的使用提高教师教研水平,为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间互动提供平台,努力达到师生之间无障碍沟通。目前,全县共有3000多名教师在安徽省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上传下载资源近万条。

  实施计算机配备工程 。因前几年配备的计算机很多已经损坏或淘汰,影响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2015年,县财政投入560.8万元,采购教师用笔记本电脑1976台,全县师机比达1.2:1;还将投入1092万元采购学生用电脑2578台,生机比将达9.6:1,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实施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建设工程。积极参与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中各学段、各学科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县、校互动共享的资源服务体系。目前,已上传千余个优秀课堂实录、教学案例等资源到公共平台,供师生学习、交流。县实验小学2013年与长三角4所学校通过网络开展结对帮扶,网上共同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并分享,网下每年相互开展观摩、交流活动,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实施“在线课堂”建设工程。2013年投入24万余元在舜山镇中心学校和舜山镇平安小学、舜山镇林桥小学进行在线课堂试点,实现课堂教学网上直播,远程实时互动,有效解决了教学点部分学科教师短缺问题,让乡村孩子也能同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2015年,争取省、市财政资金配备10个 “在线课堂”, 可实现市、县之间交流互动。(王庆 特约通讯员:李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