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杂志2014年第7期 皖南旅游梦的产业融合空间

08.08.2014  20:15

          原标题:旅游梦的产业融合空间

  本刊记者:付倩倩

  黄梅时节,皖南小城池州在烟雨朦胧中别有一番韵味。

  千年之前,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纷纷清明雨里牧童遥指的杏花村,正坐落在今天的贵池区。不久的将来,一场名为《杏花醉雨》的实景演出,也许就能把游客带回到那个“美酒名花十里香”的田园梦境。

          规划面积达到55.3平方公里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是池州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池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兴文化业态。

  同样在池州,另一张文化旅游名片九华山也将在今年8月,迎来一场盛大的实景演出——九华大典。这不仅有利于展示和传播九华山的佛教文化,也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和科技深度融合而成的一台大戏。

  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舞台上,旅游产业梦的筑造究竟有多大的融合空间?值得我们探究,更值得期待。

  造梦空间

  实际上,早在2012年,一台名为《宏村·阿菊》的大型室外实景演出,就开始在黄山市黟县上演,极具徽文化色彩的粉墙黛瓦与世界一流的声光电技术结合,造就了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

  “我要穿过岁月,穿过村庄,梦寻徽州,梦寻天堂……”清婉的歌声回荡在古徽州静谧的夜中。《宏村·阿菊》以厚重、古老的徽文化为背景,再现了徽州女人的妩媚和坚韧。

  在当年的新闻发布会上,黟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顾琼表示,要把《宏村·阿菊》项目真正打造成为黄山市旅游的亮点、成为国内外旅游市场所认可的精品,进一步丰富黄山市的旅游文化产品。

  联动发展文化旅游的新业态,在2014年2月发布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被明确提出,“打破文化旅游产业传统边界,通过要素链接与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优势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观光农业加快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

  在旅游产业中注入文化的血脉,越来越成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各市县的共识。

  作为核心区之一的宣城市,在2014年初提出《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共梳理形成128个项目,总投资544亿元。目标是到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

  这八大工程中,“文房四宝城市品牌提升工程”恰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最鲜活的例证。这项重点工程,旨在强化文房四宝相关元素的整合和城市品牌的包装,着力推动文房四宝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实在“旅游难忘安徽”的经典路线中,就有一条文房四宝探秘之旅。在宣城市泾县宣纸文化园中,游客可以参观明清繁盛时期生产宣纸的108道纯手工工序和工艺,甚至可以参与其中,亲手制作一张印有自己属相的宣纸。

  产业融合既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又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宣城市旅游局局长宁韶亭告诉《决策》:“今年5月,包括宣纸文化园在内,汇集宣城20个景区、景点的休闲农业旅游线路,融合自然风景、绿色生态农业、地方名优特产、文房四宝文化和徽文化的丰富内涵,被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评为‘2014年全国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2013年,宣城建成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观光点966个,其中休闲农庄141个、农业观光采摘园65个、农家乐560家。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861万人,营业收入38.3亿元。通过产业融合,将传统产业转化为新兴产业,乡村旅游扮演了激活因子的角色。

  在同样身为核心区的池州市,池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章健提出了打造幸福产业的设想,以池州平天湖、九华山为两大核心,实现山湖城三者联动。章健介绍说,年轻人到平天湖拍摄婚纱照,到九华山许愿;等到有了孩子,再来平天湖摄影,到九华山还愿;等到银婚、金婚的时候,还来平天湖、九华山寻找当年的记忆。“这是一整套产业链,延伸非常长,包括婚纱摄影、纪念品、婚礼策划,到酒店餐饮,以及度假休闲等。池州在幸福产业上,有巨大潜力可挖。”章健说。

  由此可见,积极推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推进工业、农业、体育、养生等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已经成为示范区不约而同的选择。安徽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魏晓军告诉《决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一个重要意义是体现在推动创建生态、文化、旅游、科技等方面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构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融合发展为示范区建设搭建了广阔的造梦空间,提供了可供遐想的无限可能。

          产业链的延展性

  如果把产业融合的无限可能具化到皖南旅游的产业链条上,就会发现,目前示范区内普遍存在着产业链延伸不足的现状。

  章健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池州旅游重要支柱的九华山佛教文化品牌可以说是享誉盛名,然而当地众多相关的佛文化纪念品却产自邻省浙江,可以说自身的丰富旅游资源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章健告诉《决策》:“相比浙江,我们过去更多的仅是旅游观光接待型,没有把旅游产业链的丰富业态做起来,所以旅游附加值不高。正是观念上的差距导致行为上的差距,进而带来产业的差距,最后造成经济发展的差距。

  2014年5月,第六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浙江义乌举行,展会设国际标准展位2003个,参会人数超过10万人次,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参会,总成交额达到35.32亿元。

  事实上,嗅觉灵敏的浙江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旅游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延展性。2009年,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一炮而红,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被一个叫做“旅游制造业”的新名词挑开了红盖头。

  在旅游产业链条延伸的大环境上,国家一直持鼓励的态度。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数据统计也显示,与国际市场旅游商品销售额占旅游业总量近70%相比,中国旅游商品销售额尚不足旅游业总量的40%,旅游制造业的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池州已经在行动。在池州市率先出台的加快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文件中,专门提出培育特色商品品牌,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扶持一批集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旅游商品重点企业,重点发展佛教文化用品,九华佛茶、秋浦花鳜、九华素食等农特地方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当前,文化旅游产业链延伸已经形成共识,但在操作中,创意人才的缺乏,成为诸多现实困难中反映最突出的一个制约瓶颈。

  求才若渴

  “我们对人才的渴求,可以说是比土地问题还要紧迫。”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志松告诉《决策》。发展旅游新业态,皖南各市都面临人才有效供给紧缺的问题,无论是产业链条初端的策划和创意,还是项目落实中的具体执行,人才的作用都显得至关重要。

          规划中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打造山水农耕、江南村落、传统民俗和盛唐诗酒四大文化,用刘志松的话说,“这些都需要有高智慧、会创意的人来运作”。

  章健告诉《决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软实力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池州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国际化视野、素养和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和干部队伍。只有在池州市的干部队伍和涉旅企业中建立起这样的人才队伍体系和思想意识,才能突破发展的首要瓶颈。

  求才若渴的不仅仅是池州。根据全国旅游人才调查安徽分课题组的数据分析,作为示范区另一核心城市的黄山市,亦面临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重重困境,比如旅游新业态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旅游人才学历层次偏低;旅游人才专业性不强等。

  一将难求,宣城概莫能外。宁韶亭告诉《决策》:“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需要创意型人才,一个领军人物就可能做出一个新的业态或产品。

  以皖南各市都在积极谋划的实景演出为例,2004年3月20日,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邀请著名导演张艺谋一起合作,首部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公演,获得轰动性效应,成为文化旅游融合产品的典范。随后,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组成的“铁三角”组合打造了一系列“印象”作品;梅帅元也组建团队制作了嵩山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等全新的文化旅游项目。章健告诉《决策》,池州已经在和相关的制作团队接触和沟通。

  除了借助“外脑”,引进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特别是文化旅游管理、创意策划、宣传营销、项目开发等方面的高水平人才外,本地旅游人才的队伍建设,也是补齐短板的重要一环。

  池州已经启动了相关的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6月23日,池州市委组织部召开《池州市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2015—2020年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以期做好池州市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池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无论是外援型高端人才,还是内生性队伍建设,旅游人才带给皖南的最宝贵财富实际上是观念。安徽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安徽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章尚正告诉《决策》:“旅游产业链的拉长,要跳出单一的旅游思维,融合发展的新增长点是很多的。

  对尚处于成长期的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而言,挖掘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有无限可能,但离不开先进观念的激活、点燃和带动。有了创意的酵母,生态旅游、工业旅游、养生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也会渐成气候,成为示范区舞台上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