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刑人员热心提供就业安置地 搭建刑释人员“回归中途之家”[安徽法制报]
本报讯 一个是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满释放人员,一个是热衷公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司法所的牵线搭桥下,前者解除了后顾之忧,后者也从帮助他人中收获快乐。11月23日,记者从合肥市瑶海区方庙街道司法所获悉了这一段佳话。
今年10月初,方庙街道司法所所长肖飞接到一通来自义城监狱的电话。监狱民警言辞恳切地表示,有一名特殊的服刑人员即将刑满释放,急需司法所帮助解决他出狱后的生计问题,以便顺利过渡。在基层司法所工作十几年,肖飞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可监狱民警对这名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如此挂心,这种情形十分罕见。
经过仔细了解,肖飞得知了个中缘由。今年26岁的服刑人员小华(化名)将于10月12日刑满释放,可在此之前,他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延长刑期,不愿意出狱。“大墙外已经没有我留恋的人和事,反而大墙内监狱民警给予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体会到了温暖。”小华的身世十分悲惨,他是为了料理父母的后事,急需用钱一时糊涂实施了盗窃,才进入义城监狱服刑。小华天生脊柱骨缺少一节,从小只能以轮椅代步,2013年花费几十万元做了钢板植入手术后,终于可以正常行走,进入一所技校学习。但随之而来的家庭变故又给年轻的他带来了重大打击,父母因染上赌博,欠下大笔债务,在变卖了家中唯一的住房仍无法还债的情况下,相继自杀。
由于是家中独子,小华在出狱后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其他亲戚可以投靠。而根据相关政策,无论是申请救助还是安置房都需要一段过程。经过再三考虑,肖飞决定为小华找份工作,可先后联系了几家用人单位都遭到了拒绝。这时,肖飞想起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贾明(化名)是一家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因为酒后肇事被判缓刑。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矫正期间,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曾为辖区的法律图书角捐赠1000多册书籍,还主动提出愿意出资2万元聘请社工,免费为辖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一年的理发服务。在得知小华的情况后,贾明非常理解小华的处境和心情,当即表示可以在物业公司为小华安排一个保安的工作,并提供食宿。
10月12日上午,小华如约到司法所报到。看到小华衣着过于单薄,贾明为其预支了一部分工资,还贴心置办了被褥、洗漱用品、换洗衣物等生活用品,小华就此安顿下来,开始全新的生活。
肖飞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然而,11月2日,小华因为身体虚弱突然晕倒并有吐血现象,被紧急送到医院救治。肖飞获悉后连忙为其申请了1000元的救助款,贾明除了垫付医疗费外,还发动员工开展募捐。当小华接过近5000元的募捐款后,他的眼睛湿润了。小华告诉记者,刚出狱时,他很怕大家用“有色眼镜”看他,但一个月来,是司法所、物业公司的领导以及同事几次伸出援手帮他渡过难关。等身体恢复了,他一定努力工作,报答好心人。
采访中,贾明还告诉记者,在肖飞所长的建议下,他准备将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个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回归中途之家”,尽可能帮助这两类群体更好融入社会。(吴昊 查晓峰 记者周莹莹)
稿件来源:2016年11月23日安徽法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