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 安徽向着“制造强省”加速跑
制造业,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即将在安徽巢湖之畔拉开序幕。安徽,这个曾经的农业大省、劳务输出大省,如今已跨入制造大省的门槛,面对人口红利式微、结构调整阵痛,在全球制造版图中标注出转型升级的新高度。
高端化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
泵壳是核电站主泵核心部件之一,制造难度极大。位于革命老区安徽霍山县的应流集团,瞄准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迫切需求,突破了包括泵壳在内的多项核电站核岛关键部件技术壁垒,解决了我国华龙一号、一带一路等核电项目“卡脖子”问题。
“我们已经为国家核电项目提供近40万件产品,还取得核辐射屏蔽材料、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等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应用在一批重大装备的重点型号上,引来众多世界巨头合作。 ”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说。包括核泵壳、航空发动机、盾构机在内的一批“大国重器”核心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正在开启安徽制造业的新篇章。创新则是“安徽造”背后的密码。
可为手机更换照片的画屏,能“S”形弯折的柔性显示屏……在京东方合肥展厅内,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合肥区总经理张羽指着琳琅满目的新产品说,从跟跑到领跑,京东方多年研发投入比保持7%。今年一季度,继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四大领域显示屏出货量实现全球第一后,液晶电视显示屏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
如今,合肥是国内唯一拥有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三条屏显高世代线的城市,并形成了屏-芯-端联动的世界级产业基地。
在上游,有以美国康宁、蚌埠玻璃院为核心的玻璃基板业,诞生了全球首条10.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超薄0.12毫米玻璃;有包括长鑫、晶合在内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创造“中国芯”;在下游终端,有笔记本电脑研发制造商联宝科技,全球每8台电脑有一台“联宝造”。
企业“变”产业、盆景“变”风景,近年来安徽规上工业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数据显示,2017年制造业对该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93.4%。
智能化延伸制造业价值链
在安徽芜湖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的轮胎组装生产线上,一个高三米左右的黄色自动化机械臂手,正按照信息化系统下发的指令,根据不同客户的定制,差异化装配轮胎。
机器换人只是制造业要素升级之一,“智造”还体现在管理、服务全流程。
集瑞公司智能车联部副经理谭东说,依靠车载智能终端设备,采集车辆工况、故障等信息,客户能在线实时监控,公司能远程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许多客户因为看上服务而选购车辆。智能化不仅提升产品价值,也为产品再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
越来越多制造企业从单纯“卖产品”到“卖产品加服务组合”,焕发制造业生机。在一度遭遇去产能之痛的马钢集团,通过“把服务延伸到客户的研发、计划、制造等环节”,掀起了从“按卷卖”“按卡车卖”到“按件卖”的质量革命,去年实现利润总额56亿元,创下新纪录。
新技术不仅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服务方式,还催生了平台经济的新模式。荣事达新推出的一款“智能衣物护理机”,因20分钟实现干洗功能,备受市场关注。这一产品来自荣事达智能家居“双创”平台,在这里,没有“公司+员工”,而是“平台+创客”。“这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极大创新动力。”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长潘保春说,2017年“双创”平台上100多个创客团队、42家小微企业约实现销售额10亿元。
如今,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安徽造”……汽车、家电这些传统“旧行业”,在新技术浪潮下华丽转身迈入千亿级产业。
全球化布局安徽制造“新坐标”
在硅谷的华米科技研发中心,华米首席工业设计师于澎涛正在和法国籍设计师丹娜讨论下一代产品的工业设计。这间研发中心的“主人”是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三年来,已拥有20余位全球顶尖专家。
得益于紧抓全球新技术趋势,华米2018年第一季度智能穿戴设备总出货量达到480万件;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77%。
经过多年市场磨练,安徽制造业已具备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布局新产业链坐标的能力。据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湘鄂介绍,由合肥市政府与台湾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晶合,拥有近300名来自台湾、日本的工程师,成熟掌握90纳米芯片的制造工艺和运营体制,当前每月有8000片12英寸晶圆下线。
在出口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的安徽汽车整车行业,民族品牌奇瑞、江淮在加速“走出去”布局研发中心同时,积极“引进”海外资本与项目。如作为大众汽车在中国首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汽车预计今年下半年首款车投放市场,到2020年年产10万辆。
“制造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安徽有独特的科技创新优势,已形成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正朝着制造强省加速奔跑。 ”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