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两税”携手,联合办税提质增效

21.07.2015  12:57

(载于《安徽日报》7月20日10版 记者:夏海军,通讯员:余增辉)

 

 

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创新机制,实施联席会议、税收调查、税收分析、信息共享等多项合作——

联合开展信息比对,查出漏征漏管 2 万多户

  近日,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开展企业纳税人登记信息比对调查,通过对全省企业纳税人的户籍数据进行全面清理、匹配,目前已经完成50万户企业纳税人数据比对,查找出漏征漏管2.42万户,所得税税种登记缺失纳税人1.68万户。

  由于历史原因,“两税”没有建立一致的信息系统。一些企业纳税人存在国税、地税登记信息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企业纳税人本应在双方登记,但一些企业只在一方登记,往往造成在登记一方显示为正常户,而在另一方则显示为非正常户;还有些企业虽然正常经营,但在国地税均未做企业所得税税种登记等等,这些漏洞为偷税漏税提供了可乘之机。

  今年7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全面实施《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1.0版)》(以下简称《1.0版》),包括纳税服务合作、征收管理合作等5方面内容、32个具体合作事项,实现了与现有纳税服务规范和税收征管规范的有机衔接。

  《1.0版》为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提供了便利,更让纳税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为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纳税人“多头跑”和重复报送资料等问题,《1.0版》规定了“联合设立登记”“联合变更登记”等12项优化纳税服务方面的合作事项,要求国地税统筹办税服务资源,联合提供办税服务。

  《1.0版》出台以后,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1.0版)〉的通知》。省国税局局长龙岳辉介绍,《通知》确定了2015年十项重点合作事项,着力在合作机制、纳税申报、税收分析、信息共享、征管规范和国地税合作规范试行、金税三期推广、税务稽查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进展。

  根据《通知》要求制定的《2015年度国地税合作项目重点任务分解表》,要求对各单位、各部门负责的工作任务,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责任单位合作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对未能有效落实《1.0版》的,将按照绩效考核指标实施责任追究。”省国税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陈平介绍说。

信息技术和征税业务支撑,“两税”合作将成为新常态

  “两税”合作不仅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也需要信息技术和征税业务的支撑。近年来,省国税、地税系统在纳税服务、税收管理等方面建立尝试性的业务合作,为联合办税打下了业务基础。

  为共同推进商事主体登记制度改革,“两税”曾联合开发软件,为“三证合一、一证一码”建立通道。仅今年上半年,就为7.35万户纳税人提供了联合办证服务,并已联合对全省40万户企业共同开展纳税信用评价;“两税”还建设了数据交换渠道。目前已经共享130万纳税人户籍信息、31万户“营改增”纳税人发票及税负信息、“两税”申报征收、计会统信息等;在查补税款方面,去年,省国税局、地税局对4户大要案联合稽查,共查补税款7.4亿元。

  “两税”合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办税成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前国、地税各自为战存在的征管缺陷。为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税收管理的要求,“两税”负责人共同提出:“抓国地税合作是本职、不抓国地税合作是失职”的理念,更深层次的、制度化的合作呼之欲出,国、地税合作也将成为税收新常态。

  今年6月,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成立由双方主要负责人共同担任组长,各自内设机构负责人担任成员的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制定年度合作计划,部署年度重点合作事项。通过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双方合作规范化、制度化。

  “两税”合作最终利好的是纳税人。日前,全省各地正在给纳税人提供“两税”合作的税务辅导。在铜陵市国税局与地税局联合举办的新办企业纳税辅导培训会上,铜陵市金宇机电公司的会计余璐感叹说:“‘两税’合作给纳税人带来的便利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为了让更多纳税人熟悉和了解两税合作的《通知》,税务部门将通过多种途径向纳税人宣传、讲解到位。”省国税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杨德生认为,好的税收政策不仅要让税务人员执行,更应该要让纳税人掌握才能起到效果。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合办税向纵深发展

  7月17日,淮南市永利安装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宏告诉记者说,以前办理报税、开票等涉税业务,经常要国税、地税两头跑,一跑就常常花掉大半天时间,遇到路上堵车或者办税高峰期,时间还会更久。 “自从国、地税局在该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联合办税窗口以后,办税再也不需要两头奔波,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好两家业务。

  现在,淮南市新注册企业主只需在联合办税窗口花上一刻钟就能拿到国、地税两家的税务登记证。“国地税联合办税让纳税人省钱、省时,又省心,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措施。”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联合办税窗口只是一个缩影。省国税局、地税局结合我省实际,正在实施联席会议、税收调查、税收分析、信息共享等多项合作,联合办税正在向着纵深发展。

  “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两税’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陈平介绍说,为促进合作的质量,“两税”建立了合作考核评价机制,将双方合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共同确定考核内容和标准。

  在以往,国税、地税各自开展税收调查,不免有重复调查情况。而在今年,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两税”规划核算部门联合开展的2015年税收调查,通过联合比对、审定税务总局下发的企业调查和企业集团调查名单,避免了重复入户调查。提高了税务部门的办事效率,也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

  杨德生介绍,“两税”已联合开展1-5月份安徽省税收收入情况分析,将更加全面地反映全省经济税收运行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有价值的参考。

  为用好“互联网+”办税,“两税”正依托信息化手段,整合交换各自系统的征管数据。“通过对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等基础信息进行分类和筛选,生成偷税、漏税信息疑点数据,并且及时追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陈平透露称,在较短的时间里已查补税达到1300余万元。“若是没有有效的信息合作,这笔税款估计很难及时查补到。

  “从正在实施的几个合作领域看,办税效果非常明显,为强化和完善后续合作指明了方向。”省地税局局长胡春武表示,今年下半年,国税、地税的合作空间、深度还将会进一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