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合理划分学区 优配教育资源

09.09.2014  13:21

近年来,随着无为县城镇化进程加快,无为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该县对无城城区义务教育阶段13所学校重新进行学区划分。日前,记者从无为县教育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秋季开始,这13所学校将根据调整后的学区分布情况招收新生。

划片免试“相对就近”招生

本次调整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遵循“县级统筹、属地为主、区域联动、共同协作”的原则进行招生,实行公办学校依据审定地址划片免试就近入学的办法,确保无城城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公办义务教育阶段获得学位。

本次学区划分涉及无城义务教育阶段13所学校,其中小学7所,分别是实验小学、滨湖小学、杏花泉小学、北城小学、鼓楼小学、绣溪小学、实验小学西校区;初中6所,分别是实验中学、无为二中、无为三中、无为四中、无为三中城南校区、无为六中。此次调整主要以学生实际居住地、主要交通路线等作为学区划分的基本依据,实行“相对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控制班额”的原则,调整后的学区招生对象主要是学区适龄少儿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如何理解相对就近入学?无为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比如刚好处于划分交界线上的子女并不是哪所学校近就选择哪所学校,政府在划分区域之时考虑到学校容量及交通情况,可能将其安排在相对较远的学校,但是根据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以内,所以相对而言也符合“相对就近入学”原则。

特殊少儿入学“一视同仁

该县十分重视特殊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针对该类群体,在今年的招生政策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招生办法,确保所有适龄少儿有学可上。

今年是学区划分调整的过渡年,为确保新政策畅行,在“就近入学”的原则上,优先保证符合“两个一致”标准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即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一致,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地址一致。对于当户口所在地与合法固定住所不一致,适龄少儿的常住户口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常住户口及合法居住地保持一致时,以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合法固定住所为准。

今年,该县对残疾少儿入学也给予照顾,其中对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视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可分别就读不同的学校。各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学区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针对军人子女入学,将按照《芜湖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执行。针对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子女入学问题,依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自立创新建设人才特区的实施意见》,由县委组织部出具证明,县教育局给予统筹安排。(钱之俊  特约通讯员: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