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四大模式精准发力

10.04.2016  06:08

  记者从近日在岳西召开的全省旅游扶贫工作会议上获悉,安徽省目前已经形成景区辐射型、交通依托型、城郊休闲型、新兴业态型四种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之路。

  据悉,我省乡村旅游规模持续扩大,旅游扶贫效益不断凸显,“十二五”期间,全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减少贫困人口45万人,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次约占全省接待游客人次的65%,乡村旅游总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全省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以及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省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我省旅游扶贫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的不同,找准定位差异发展,大致形成了四种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一是景区辐射型扶贫:围绕精品景区创建,把景区周边村落作为景区休闲、观光和民俗文化体验承接区,变封闭式景区为开放式景区,充分发挥景区带动的“溢出效应”。二是交通依托型扶贫:依托我省精品旅游线路和交通干线,在通往主要乡村旅游目的地出口,发展餐饮、住宿型农家乐及生态、休闲型农庄。三是城郊休闲型扶贫:包括在重点建制镇周边以及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积极培育发展以“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四是新兴业态型扶贫:围绕当地旅游资源,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如皖南和大别山区的生态养生旅游,皖北地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等。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张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