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探访航空公司“指挥中枢”

26.01.2017  07:06

  黑色的屏幕上,绿色的线条交织成网,密布着不同颜色的飞机状图标:蓝色、白色、橙色……合肥所在华东地区上空,各色图标密集重叠,如一团团未化开的墨。

  “飞机虽然飞在空中,但与地面交通工具相比,‘保畅通’压力更大也更复杂。 ”1月25日下午,当记者来到东航安徽分公司生产运行控制中心时,该中心值班经理邢新虎指着墙上大屏幕对记者说。据介绍,其中绿色线条表示民航航路,白色的飞机图标显示的是在航路上保持巡航常态的飞机,橙色的图标表示飞机正在下降高度,而蓝色显示的是起飞后的爬升状态。

  这里称得上是航空公司的“心脏”:不仅能对东航安徽分公司所有飞机进行调度,还能实时掌握东航集团班机的运行信息,更可以显示出全国空域民航班机的运行状态。保障航班正常运行、提高准点率,很大程度上需要这一指挥中枢高效运转。

  因此,在这里能明显感受到超乎寻常的紧张节奏:工作台上,每个人面前同时摆放着三台显示器,运行着航班签派放行、运行管理、协同决策等各种不同的指挥调度系统,电话机、对响机响声不断。从14时24分到14时40分的16分钟里,根据记者大致统计,邢新虎通过电话和对讲机通话10多次:有机组打来的,有联系地勤的,更有机场指挥塔台报送的重要航路信息。

  随着春节临近,民航正在迎来客流最高峰。从1月20日起,合肥新桥机场每天旅客吞吐量都突破2.5万人次,每天起降航班量都超过200架次,均创该机场新高。随着除夕的临近,不仅回家的人越来越多,举家外出“度假式过年”的人们也开始集中出行:1月26日和27日,东航安徽分公司飞往海口、三亚的机票早已售罄。

  每一次正常的起飞都承载着幸福的憧憬,每一次航班延误都会带来更深的焦虑。

  “航班能否准点,往往会受到很多难控的因素影响。 ”邢新虎说,以当天下午合肥飞西安的MU2389次航班为例,原本起飞时间是14时05分,准备起飞时,接到临时通知,合肥上空航路拥挤,需要推迟至15时22分起飞。半小时后,又收到新的指令,航路状况有所改善,可以尽快起飞。但此时,却联系不上其中的一位乘客。

  “偶发因素很多,但航空公司还是要尽最大努力来应对。 ”邢新虎介绍,以合肥飞广州为例,执飞该航班的飞机之前要往返成都一次,如果在成都机场晚点了,那么就会在第一时间安排其它航线上待命的飞机先顶上。为此,该公司专门在机场安排机组人员备勤。

  有了一套周密的安排,春运开始以来,东航航班放行正常率在合肥新桥机场近30家航空公司中排在首位。 “我们要努力把这一记录保持下去。 ”邢新虎告诉记者,大年初一要值24小时的班。“干了这么多年运行调度,已经习惯了。 ”他颇显淡定地说。

【专题】温暖中国 安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