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名新四军后代来到合肥 讲述父辈抗战故事(图)

15.05.2015  04:44

  1938年5月14日午时12时20分,侵华日军将旗帜插上了合肥城墙,合肥沦陷。距今已经77年,当年的烽火岁月换回了现在的和平,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同时还有很多与牺牲的父辈鲜少谋面的“红二代”。昨天,34名新四军“红二代”来到合肥,寻找父亲当时的东进路,其中包括新四军高级将领罗炳辉的女儿罗鲁安。

  [现场]父辈出生入死后代相拥而泣

  “我的父亲曾经是高敬亭马夫啊!”5月13日晚上,来自安徽芜湖的石敏一把抱住高敬亭女儿高凤英。说着说着,两人相拥而泣。这样的场景让其他人也很动容。“我们的父辈是出生入死的情感,我们再见面,确实很感慨。”石敏说。虽然一直定居在安徽,但石敏也是上海新四军研究会二师分会的成员,这次来“重走东进路”的34人均是该分会的。石敏的父亲名叫石茅山,老家在舒城。1938年11月参加高敬亭的部队。

  [故事]肥东梁园东山我军大败日军

  抗战爆发之后,肥东青龙厂曾是新四军第四支队的所在地。他们以此为中心,开展游击战争,与日伪军顽强斗争,先后参加了蒋家河口、周家岗、大桥庄等数百次战役战斗。

  如今,这里已经被开辟成了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纪念馆及合肥抗战纪念馆。 34位“红二代”的到来,也让一些故事再次被说起。1939年除夕前一天,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参谋长林英坚获悉,合肥、店埠、撮镇的日伪军将于年三十进攻梁园镇,便率军连夜开赴梁园镇南面,埋伏于公路两侧准备伏击。年三十早饭后,200多日伪军果然到来,被打得人仰马翻。1939年2月4日,新四军八团夜袭淮南铁路桥头集守敌,破坏铁路8华里。新四军被日伪军视为“眼中钉”……

  [讲述]罗鲁安:父亲牺牲时我才6个月大

  5月14日早上,罗鲁安在杏花公园罗炳辉纪念铜像前鞠躬,久久站立。罗炳辉是共产党的重要将领,曾率部参加长征,1938年被任命为皖南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罗鲁安是他的女儿。 罗鲁安打开电脑,给记者展示她搜集的老照片。“这一张合照,是爸爸和妈妈的唯一一张合照,叶挺军长照的。”老照片里,还有几张罗炳辉全家的合影,据介绍,这是罗炳辉牺牲当年的春节拍的照片。罗鲁安指着其中的小婴儿说:“这就是我,当年只有6个月。”“他们告诉我,罗炳辉在合肥是家喻户晓的。我很感谢合肥人民,他们没有忘记我的父亲。”罗鲁安将珍贵的老照片拷给本报记者,希望能借由《安徽商报》公布给大家看看。

  [战史回顾]蒋家河口战役:新四军合肥抗日第一战

  巢县沦陷之后,日寇经常下乡“扫荡”,百姓苦不堪言。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一部,在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东南5公里处的蒋家河口设伏。中午,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巢县守备队乘船至运漕河(裕溪河)西岸一带抢掠,新四军当即进行狙击,将其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