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凝聚安徽力量
“安徽好人多”逐渐成为烫金的文明标识,诠释着美好安徽的道德内涵。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省以“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为主题,努力把好人“盆景”打造成道德“风景”,推动实现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的转变。
道德是主线,环境是底线,文明创建让生活更美好。我省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取得新突破,合肥、铜陵、芜湖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马鞍山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三线三边”综合治理,把环境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有效提升城乡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文明之风在江淮大地悄然形成,为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好人安徽,总数“七连冠”
【数说】
——15名皖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38名安徽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946人入列“中国好人榜”,入选总数连续七年居全国榜首
——建成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接待省内外参访团近300批次,参观人数近13万人次。募集道德建设基金930万元,帮扶困难模范2163人次,发放道德信贷6300多万元
泱泱江淮,崇善厚德,礼乐相济,仁义相谐,为中华道德文明烙上深刻的安徽印记。
10月22日晚,在第四届全省道德模范授奖仪式上,道德模范们光芒闪耀,走进千万江淮儿女的心中,立起时代的道德标杆。
无论是道德模范,还是“中国好人”,他们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身。截至目前,我省946人入列“中国好人榜”,入选总数连续七年居全国榜首。去年,我省新增各级各类好人36万余名。
2014年3月27日,全国首家省级好人馆——安徽好人馆,迎来了第一批参观者。截至目前,安徽好人馆累计接待省内外参访团近300批次,参观人数超过13万人次。
《安徽好人志》公开发行,好人微电影、好人戏剧等走进群众身边。 425位好人戏剧作品赴基层巡演1200余场,160场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等,点亮群众身边的道德“导航灯”,立起好人安徽“风向标”。
道德力量如阳光雨露。安徽道德建设基金会募资930万元,帮扶困难模范2163人次。 “道德信贷”共发放6300多万元,帮助好人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在项目支持、技能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各类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
【点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省以“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为统领,评好人、敬好人、帮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好人数量正在转化为道德能量,全省上下形成好人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
文明创建,市民拥有“获得感”
【数说】
——今年年初,合肥、铜陵、芜湖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马鞍山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我省全国文明城市总数排名由全国第15名跃居第5名
——淮北、黄山、池州、安庆、蚌埠、宣城及巢湖、宁国、当涂、肥西、天长等11个市县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在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我省新当选、新提名城市数均居全国第一
“十二五”以来,马鞍山、合肥、淮北、芜湖、铜陵从改善“软”件、“硬”件入手,创建举措落细落小落实,文明创建让市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合肥加快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市场改造,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自2012年起,合肥共投入18亿余元,对全市254个老旧小区实施综合改造。
芜湖市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对多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改造提升,实施文明单位“认领”老旧小区责任制,使老旧小区重新焕发生机。
在铜陵,一条条笔直宽阔的道路舒展了“皱纹”,一面面干净的墙壁告别了“黄褐斑”,人人争当文明表率,处处闪耀文明光辉。铜陵市通过多方联动,丰富创建内涵等活动,从群众最关注、最盼望解决的小事、实事、难事做起,让每一位市民在点滴中感受着变化,在变化中体验着文明。
在漫漫的创建路上,马鞍山赢得“三连冠”实属不易,根本得益于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宗旨。马鞍山每年都把60%以上的新增财力用于保障改善民生,2012年、2013年又分别投入30亿元、36.5亿元实施80项民生工程,2014年投入40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惠及全市城乡居民。
【点评】
汗水落处,有兰芬芳。从马鞍山在中部率先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到合肥、铜陵、芜湖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这是我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原则,践行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宗旨,形成全民创建、持续创建、务实创建的丰硕成果。
“三线三边”,增添靓丽“风景线”
【数说】
——全省关停非煤矿山1168座,开展复绿治理685座,拆除大型立柱广告牌1285座,有效治理3275公里铁路、16537公里高速及国省道路、6525公里内河航道,“三线三边”绿化面积达200万亩
——金寨县梅山镇等48个村镇荣膺全国文明村镇,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等76个单位荣膺全国文明单位
长期以来,我省广阔的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群众生产生活集中,垃圾产生量大,脏乱差问题最为突出,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是城乡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红心镇55个农村陈年垃圾堆清理完毕,黄湾乡组织人员对社区街道乱搭乱建进行清理……”凤阳县清理农村长年积存的垃圾,解决省、县、乡道沿线“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占道经营”和农村卫生死角等问题,农村环境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既直观反映农村文明程度,也是美好乡村的外在表现。2013年年底,我省启动“三线三边”综合治理,把环境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吹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号角。
我省全面清除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整治公路沿线广告牌“乱象”,拆除违法大型广告标牌1285座,增设20%的公益广告,将道路沿线打造成为靓丽风景线。全省已关停非煤矿山1168座,创建森林长廊示范路段2998公里,“三线三边”绿化造林新增面积200万亩,为农民群众营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群众笑意写在脸上、幸福发自内心。
今年年初,金寨县梅山镇等48个村镇荣膺全国文明村镇,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等76个单位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许多城市和村镇、单位,全力营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提升了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点评】
农村是文明创建的难点,我省推动文明创建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格局。锲而不舍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治理,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守护好安徽文化的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