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医学与人文大讲堂”带你领略“孔子何以是圣人”

17.10.2014  11:2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月14日晚,安徽医科大学第32期“医学与人文大讲堂”邀请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姚中秋,为广大师生讲述“孔子何以是圣人”。校党委书记李俊主持报告会。

姚中秋的报告从习近平总书记尊崇孔子并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起,谈及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深刻剖析了近代以来国人对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两次态度转变,揭示了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内在涵义,着重讲述了孔子“删述六经,重建经学,兴办教育,创立入学”的历史贡献。报告会最后回归到孔子与当代中国,提出通过孔子,认识自己,进而更加认识当下的中国。

姚中秋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儒家义理之阐述,中国治理之道的探究与中国治理秩序历史之研究。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重新发现儒家》、《国史纲目》、《儒家宪政主义传统》、《为儒家鼓与呼》等著作十多部,译著有《哈耶克传》、《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等十余种。另在媒体开设多个时政与文化时评专栏,出版时评集数种。2012年起,担任成立已二十多年的民间学术机构——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推动市场经济和法治宪政思想的传播与政策的研究。2013年夏创办弘道书院。现已在南昌、广州成立两家分院。

整场报告会座无虚席,讨论热烈,互动频繁。报告希望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要学习和了解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从传统文化,多读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科学对待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我们的血脉中,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殷泽文 特约通讯员: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