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积极整肃“小四风” 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06.08.2014  08:05

  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被形象地称为“小四风”,是一些地方长期存在的顽疾。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其“小”,便习以为常,不以为意。

  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顽疾,却破坏基层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形象不佳问题——

  直面问题

  “癣疥之疾”为害不浅,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破坏基层社会生态

  镇长女儿结婚,有63名镇、村干部“排队”送礼金。日前,亳州市纪委通报的典型案例中,曝光了利辛县王市镇原镇长沈涛女儿结婚,63名镇、村干部到其家送贺礼,共计4.16万元。

  事后,沈涛先后分两次在镇公务接待定点饭店宴请了送红包干部,其驾驶员、党政办主任分别签单、挂账,沈涛涉嫌贪污受贿,现已移送司法机关。

  送红包,在一些基层单位已成风气。有的干部借机敛财,婚丧嫁娶、小孩入学、家人和自己生病,甚至连到党校学习几天,下属都要看望送礼。有的逢年过节收送红包成了“规定动作”。

  “大家都送了红包,自己即便心里不情愿,也不得不送、不敢不送。”一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公务员言语中充满无奈。而有些干部借机收受请托对象、服务对象、监管对象礼品红包问题,更是严重影响党委、政府形象,助长社会歪风邪气。

  吃喝风在基层更为根深蒂固。皖北地区一位老党员说,很多都是公款埋单,慷公家之慨,花财政的钱,存在讲排场、好面子、追奢华之风,甚至认为吃点喝点,不犯大错,不少干部由此养成了讲吃讲喝、有请就到、有酒就醉的毛病。

  “全县招待费一度占可用财力的1/8。”皖南某县一位纪委干部脸色凝重地说,吃喝成风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奢靡之风的一种表现,必须狠刹,坚决查处利用“农家乐”、私人会所等隐蔽场所公款吃喝行为。

  赌博,是一种害人害己的不良行为,长期进行赌博活动不但损人心智,破人家财,还会助长社会的歪风邪气。而有些基层干部上班时间打麻将、打牌赌钱现象并不鲜见。

  “相对来说,基层条件有限,娱乐活动单调,但这不能成为沉迷于赌博的借口。 ”选派到明光市女山湖镇光明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省纪委干部何流说,党员干部应带头树立高尚情志,抵制不良诱惑。

  乡镇干部本应与群众最亲近,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脱离群众的突出现象——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带来“干部不解民情,群众难觅干部”的乡镇治理困境。“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从群众编的顺口溜中,可以看出干部“走读”不仅“走”坏了干部形象,“走”散了作风,还疏远了干群关系。

   亮剑行动

  专项整治除“行为之垢”,抓细抓小,促进勤政廉政,重塑良好形象

  “‘小四风’看起来深度不大,但危害面不小,基层公务员占大多数,如果任其发展蔓延,会造成恶劣影响和不良氛围,使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省委党校有关专家表示,“小四风”是基层党员干部容易沾染上的不良作风,积习已久,群众甚为反感,而一些干部习以为常、处之泰然,认为是小毛小病、无关紧要。

  今年以来,中纪委通报的全国处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例中,公款大吃大喝、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问题尤为突出,其中乡镇干部占了较大比例。 “这就要求对基层干部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 ”专家如是表示。

  “既治‘流行病’,又治‘地方病’。”今年5月,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在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五整五建”专项行动的指导方案》要求,突出以整治吃喝风等“小四风”为重点,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形象不佳的问题,构建促进勤政廉政长效机制。

  “反四风,就要加大整治力度,以严的标准、铁的纪律,念起紧箍咒,抓细抓小,进行专项整治,树立党员干部务实为民清廉形象。 ”省委活动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作风问题要紧盯不放,从小事做起,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专项整治“小四风”无疑对塑造基层清廉务实政风大有裨益。

  各地加大明察暗访,对少数心存侥幸、我行我素、顶风违纪者严肃查处,建立常态化的典型案例通报制度,起到了较好的警示震慑作用。

  临泉县老集镇居民于某到派出所办理户籍补录,办事民警以其手续不全需要疏通关系为由,多次向服务对象索要现金。直至收到送来的1500元,才为其办理户籍补录手续。临泉县公安局决定,给予该民警行政记大过处分,责令其退还1500元,并依照规定对其予以辞退。

  祁门县城下横街,曾被当地居民称为“麻将馆一条街”,以前时常有些干部也到棋牌室玩点“带彩”的,给群众印象非常不好。从3月份起,祁门县纪检、组织、公安、文化等部门联合开展“净风”行动,对全县所有棋牌室、宾馆、饭店、茶楼等公共场所进行突击清查,重点打击组织聚众赌博人员、容留赌博活动的场所负责人以及参赌党员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共查封赌博机、麻将机44台,昔日的“麻将馆一条街”重新风清气爽,居民拍手叫好。

   高压持续

  “重拳”出击毫不松懈,强化责任追究,形成警示震慑,让群众不断看到变化

  “公务接待情况,每月上榜公布一次,包括接待次数、人数、地点、标准、陪餐人员等全部公开,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在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镇党委负责人指着公示栏告诉记者,接待透明化堵住了公务接待中的人情接待、超标接待等现象,有效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遏制了吃喝风蔓延。

  聚焦“小四风”问题,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以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落实,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宣传栏等途径,公开“小四风”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公示办理期限和结果,让群众看到改变。

  “以前经常和朋友小搞搞,现在不但不干了,赌博场看都不去看了。 ”芜湖市鸠江区裕溪社区一位干部告诉记者。针对赌博风,裕溪社区出台“紧箍咒”,明令禁止社区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赌博场所逗留和参与赌博。同时在全社区倡导健康生活、远离赌博,修建社区活动中心,鼓励居民参与有益健康的活动。

  安庆、淮北等不少地方成立联合整治小组,严厉打击干部参与赌博行为,利用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发送禁赌短信、发布禁赌微博、微信,播放禁赌公益广告和专题宣传片,形成立体声势,营造打击赌博、禁止赌博、拒绝赌博的舆论氛围。

  收“红包”就要丢官帽。霍山县出台《倡导崇尚勤俭节约,树文明新风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带头从自身做起,对于婚丧嫁娶等事宜一律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利用婚丧嫁娶、乔迁新居、逢年过节、生病住院等借机敛财,收受请托对象、服务对象、监管对象礼品红包等行为。“党员干部若收受红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姑息。”霍山县纪委负责人态度坚决地说。

  管、查、惩并举,狠刹干部“走读风”。各地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考勤登记制度、外出报告制度,推广民情日记、干部去向牌等制度,采取电话查询、实地督查、视频抽查等形式,对干部的上班和值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加大奖惩力度。在配套健全考勤考核、请销假和公车管理使用等制度的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改善乡镇干部的住宿、饮食、业余文化等基本生活条件,有力有效治理干部走读风。

  “在从上至下自查自纠,找准找实突出问题的同时,敞开大门、广开言路,通过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问卷调查、邀请群众代表参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芜湖市镜湖区滨江公共服务中心党工委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对收集到的问题,专门建立了“问题库”,填写“病历表”,分门别类,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目前,共召开座谈会12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52条,其中“小四风”问题意见15条均已在深入整治。

  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交群众评判。一个群众广泛参与、规章制度不断健全的整治行动,必能始终不懈,久久为功。

  [1]  [2]  [3]  下一页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
淮南凤台何时“撤县设市”?安徽省民政厅回复网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