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 别让骗子盯上你

25.05.2015  19:41

   毕业求职:别轻易付钱

  考验复试打点导师、求职找工作先交保证金……毕业求职季将临,类似的骗局纷纷在大学周边上演。近日,包公派出所民警走入合工大校园,用实际案例提醒大学生们提防各类诈骗。

  据民警介绍,每年四五月份,是各高校研究生复试的时间,骗子们往往会利用考研学子们焦急茫然的心理,群发短信给他们,以“某某导师带的是热门专业,报名的学生已经有很多了,再不抓紧时间就会错失良机”等说法诱骗他们上钩。待学生与其联系后,再蛊惑对方,以“打点”为由要其往指定账号内汇款,“一般金额从8000元到10000元不等,最多的有汇了18000元。”民警告诉记者,骗子在收到汇款后,往往立即消失,等到学生反应过来,已经为时晚矣。

  除了考研骗局,每到毕业求职季节,以求职为名实施的各种诈骗也频频发生。刘同学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则招兼职打字员的广告,每天只要在家打上几千字,就可以轻松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这让他怦然心动。然而,对方却以“确保能按时完成任务”为由要求其先交1000元押金。对此深信不疑的刘同学很快依言汇钱过去,不料对方却从此杳无音讯。

  据民警介绍,除了保证金之外,常见的骗术还有所谓的“中介费”。各种中介公司打出“免收任何费用”的幌子向大学生们提供各种用工讯息,等学生真的相中某个求职机会时,中介公司却以“公司采取会员制度,只有成为会员才有机会获得”的说法变向收取中介费。(记者王伟实习生吕俊)

  陌生短信:网址别点开

  与往常的旅途不同,山西太原的程先生在开往合肥方向的火车上内心是焦急的。就在前不久,程先生的支付宝账户里无故少了两万多元的存款,万万没想到的是盗取现金的罪犯竟在千里之外。在两省公安机关前后侦查下,犯罪嫌疑人陈某在合肥落网。

  2014年8月的一天,陈某在QQ群中看到有人使用拦截木马偷取他人支付宝账户钱财。于是他向卖木马的朋友姜某拿了一个叫APK的拦截木马,又在网上搜索的短信群里买了1个短信包,编辑了一条内容为“这里面是你的隐私,自己看吧”的短信。短信里还附有一个链接,就是拦截木马程序。编好短信后,陈某按照短信包上的手机号码发送了几百条短信。

  第二天的上午,陈某的手机上收到了一号码被安装木马的短信提示。收到短信后陈某立刻用电脑登录迅雷网站,输入该手机号注册了翼支付。因为中木马的手机短信被拦截了,机主收不到翼支付发的短信。陈某就用收到的翼支付验证码输入注册,注册页面上显示出了程先生的身份资料。陈某还可以看到该手机号码中马之前发送和接收到的短信,在短信里找到了程先生的银行卡号,并发现该银行卡绑定了支付宝账号,于是用程先生的身份证信息和银行卡号码注册了一个新的支付宝账号和财付通的账户。之后用手机登录上新注册的支付宝账户进行转账,把钱分了很多次转到财付通上,又将财付通上的钱转到了陈某在网上买的银行卡后将其挥霍。该案件现已移送至瑶海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示广大市民,为保障财产和隐私安全,凡接收到不明机主发来的短信链接,请不要点开直接删除。(记者 韩婷 通讯员 唐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