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司法局提升法援民生工程窗口服务效能

08.05.2017  13:03

 

一是强化便民服务。安排社会律师工作日窗口值班,为上门群众现场答疑解惑;畅通“12348”热线,确保群众随时随地寻求法律援助;应用网上移动智能法律咨询系统,开辟“互联网+法律援助”咨询新通道。法律援助条件、范围、流程和投诉电话公示公开,各类法律援助宣传材料随手可取;积极参与“3.8妇女维权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重要节点活动,组织律师深入村(居)、企业等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服务。建立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且材料齐全的即刻受理;对年老体弱等特殊困难群体,上门受理。

二是强化专业服务。建立刑事、妇女未成年人、农民工三支法律援助专业队伍,确保困难群众享受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案件指派实行“点援”“ 分类”相结合。民事案件“点援制”,受援人挑选自己信得过的律师担任代理人。刑事案件“分类制”,重大疑难案件指派具有三年以上刑事辩护执业经历的律师承办;一般案件指派熟悉相关类型案件的律师承办。建立重大疑难案件研判讨论制度,分析法律关系,理清办案思路,确保办案质量。跟踪回访受援人,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满意度调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是强化文明服务。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活动,合理设置法援律师、社会律师、“12348”热线律师、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值班岗,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树形象。设立工作人员简介专栏,公布照片、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细化窗口服务规章制度,规范受理、审查、指派工作流程。窗口接待做到精神饱满、着装规范、仪表整洁、举止端庄、态度热情,不断提升窗口服务美誉度。

截至4月底,该市窗口解答各类咨询1175人次,受理各类案件1076件,其中民事案件904件、刑事案件168件,行政案件7件,同比增长4.45%,挽回或取得利益1649.41万元。

                                                                                      (池州市司法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