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法援中心率先推出创新管理措施 可自主选择援助律师

28.08.2014  17:23

  咨询服务阶段,在全省首推首问告知制度,指导当事人申请援助;案件受理时,实行“点援制”,由当事人自主选择援助律师;建立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法律援助服务的对象是弱势群体,为了确保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出一系列创新管理措施。

  快速维权机制服务农民工兄弟

  今年春节前夕,60多名来自四川的农民工由于被欠薪,来到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当时,该中心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民工维权专项行动。

  面对焦急无措的外地农民工兄弟,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随即启动了快速维权机制,对涉及的当事人资料和欠薪情况展开调查核实。接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又放弃休息日,冒着严寒到工地寻找相关人员,为农民工讨要欠发的工资。

  通过法律宣传及耐心协商,涉事公司终于同意调解处理,支付欠发的工资107万余元。随后,法律援助中心确定了发放的地点,安排专人核对人员和金额,全程监督涉事公司发放工资。就这样,农民工兄弟终于在春节前,顺利地拿到了建筑公司拖欠他们的工资。

  “半小时服务圈”方便群众申请援助

  由于信息渠道限制等原因,许多当事人对自己是否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不甚了解。针对这一情况,2011年底,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全省首家推出了首问告知制度。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律师在接待当事人咨询,必须询问当事人家庭经济状况,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首先告知其可申请援助,并指导当事人办理申请手续。

  当事人的申请被受理后,还可自主“点将”选择援助律师。在案件办理阶段,法律援助机构将组织评议团参加庭审,进行质量监督。案件办理结束,法律援助中心由专人通过电话回访当事人,了解受援人的满意程度,杜绝承办人员的违规行为。

  同时,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还通过加强基层工作站建设,在全市各村居建立法律援助点1777个,聘请法律援助联络员,健全了机构网络。目前,合肥市已经实现了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群众在半小时内就可到就近工作站申请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