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审计 ——“三提”、“四会”、“五变”活动征文

18.11.2015  19:20

 

相信大家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那制作精良的画面、纷繁诱人的美食,以及堪称经典的旁白,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同样,有这样一种行业也是魅力无限,他们拥有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通过一条条审计线索抽丝剥茧,一份份审计报告查错纠弊、去伪存真,时刻维护着国家经济秩序,这就是“指尖上的审计”。作为他们中的普通一员,今天,我想为大家讲述几个发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

 

审计信息“牛刀小试

四年前,我刚从大学毕业,带着理想与憧憬,走进了淮南市审计局的大门,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工作伊始,我首先学习的就是审计信息的写作,文科出身,又偶尔写写散文的我认为这有何难?可真到自己写起来才发觉和要求相去甚远,更别提服务领导决策,扩大审计影响了。基本的遣词造句和文章架构水平咱是有的,可专业的审计术语、高度凝练的问题和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这些本领可不是三两天就能上手的,犹记得我写的第一篇审计信息,短短几百字却修改了4次才勉强通过,一边是领导的严格要求,一边是审计行业自身的专业性,“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从一篇小小的信息就让我感受到了审计人的认真和严谨。从那以后,我谦虚的跟着前辈们学习,平时积极翻阅各种审计书报,勤思考、多动手,终于掌握了审计信息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功到自然成,看着自己的文章开始在《中国审计报》、《安徽审计》等报刊媒体崭露头角,并且在全年信息统计中被评为先进个人,我的心中禁不住感慨,“指尖上的审计”来之不易啊。

 

统计工作“渐入佳境

转眼到了工作的第二年,记得那是2012年的第一个夏天,比以往时候来的稍早一些,科长将全局的审计统计工作交到了我的手上,这是一项事关全局乃至全市审计成果的重要工作,能够承担这份工作,我很兴奋,也很骄傲,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工作干好!但是,与其他行业的统计工作不同,审计统计涉及的指标多种多样,内在勾稽关系复杂,指标中违纪违规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以及非金额计量问题的认定都需要专业的业务知识,而我是个门外汉,又未曾做过审计项目,做起统计来头都大了,偶尔有几个小问题错填误填,汇总起来就成了大麻烦,连错在哪里都很难筛查。当时的科长一贯严肃,我也不敢过多提问,那会儿过得就像揣着个定时炸弹,在惴惴不安的汇总了三个月之后,终于迎来了爆炸的那天,当时科长拿着第三季度统计报表随口问了我几个数字,我笼统的说都是各业务科室报过来的,具体我也不太清楚,科长马上就说:“小龙啊,你这样干可不行呐!审计就是和数字打交道,它们的来龙去脉应该一清二楚,全局的项目计划进度也应该了然于胸,一年成果可都在你这张表里呢!”哎~当时听的我真是满面羞愧,就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科长看出了我的难处,便换个语气给我提了几点要求:“一要多看审计报告,二要多和主审交流,三是利用业余时间充电,抓紧补齐业务知识短板。做到这三点,相信你肯定可以胜任统计工作,我对你有信心!”科长的一席话,让我暗下决心,后来的日子,我按照科长的要求,将全局近三年的审计报告翻了个遍,又专门到各个业务科上门取经,尽管多了一番忙碌,心里却越来越充实,曾经陌生的各项指标也对我熟悉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年的全省统计通报中,我们地市的统计报表质量获得了上级机关的肯定,我这个“茄子”终于抬起了头。是啊,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每一个年轻人、每一份工作、每一事业不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成长、奋斗而来的吗?

故事讲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单位荣誉室里挂满的奖牌和奖状,那是一代代的淮南审计人用“指尖上的审计”,用辛劳与汗水凝聚而来的。寒来暑往,雁去雁归,一个个审计项目在开展,一份份荣誉沉甸甸,从1983年成立时的默默无闻,到现如今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审计署表彰而享誉全国,我们一路走来,筚路蓝缕,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忠诚、奉献”的审计誓言!

有一位诗人说过:“在年轻人的脖颈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事业这颗灿烂的宝珠更迷人的了。”四年的春华秋实,让我从一名稚嫩的门外汉成长为独立承担审计事项的青年干部。作为一名青年审计人,我有幸与淮南审计结缘,有一份热爱的审计事业,这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筑梦,一起铸就淮南审计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