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一男子伪造《拆迁还原协议书》售房 诈骗三人57万元

08.04.2015  17:48

  想买房,手头又没有那么多钱,咋样才能买上一套又中意又便宜的房子呢?这时,或许会有亲朋好友帮你介绍,某某家拆迁还原了几套房子,准备卖呢,价格便宜得很!心动了吧?想买了吧?蚌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结合实际案例给您提个醒,买便宜房时,一定多个心眼,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别到最后落个“房财两空”!

  今年2月,蚌埠市居民、55岁无业女子张云来到蚌山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说自己被人骗走了22万元,已经快两年了。

  经侦大队长王炎介绍说,张云家庭条件一般,至今全家人仍挤住在老房子里,买房改善居住环境,是张云一家最大的心愿。但是,看中的房,价格接受不了;价格合适的,房看不中,如何买到价格合适、家人满意的住房,成了张云最操心的事。

  2013年3月,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张云认识了蚌山区居民盛洋。张云说,当时,朋友告诉她,盛洋家的老房子刚刚拆迁,很快就能拿到还原房,盛洋等着用钱做生意,打算把拆迁还原房卖了,价格很便宜,只要22万元,但是,不是现房,买家只能拿到《拆迁还原协议书》。

  张云动心了:22万元买一套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的新房子,太划算了。随后,她凑齐22万元交了房款,拿到了盛洋的《拆迁还原协议书》,还和盛洋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此后,是近两年的漫长等待,盛洋承诺售出的拆迁还原房不见踪影,渐渐地,竟连盛洋也不见踪影了,无助的张云只得报案求助。

  警方初步调查后,发现了这起案件的另一位受害人———蚌埠市女子方培。

  据王炎介绍,方培和张云一样,也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盛洋,花费20万元现金,购买盛洋的拆迁还原房。

  正是这种关系,使得方培、张云在买房后得以相识,后来,两人在聊天时发现,盛洋卖给她俩的,竟是同一套拆迁还原房。“盛洋和张云、方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大同小异。”王炎说,“但是,盛洋交给张云、方培的《拆迁还原协议书》,一模一样,房屋坐落、建筑面积、协议书编号,全都一样。

  张云、方培发现上当后,找到盛洋理论,盛洋解释说,他是急需用钱,所以才一房两卖,蒙骗她俩。盛洋当着张云、方培的面承诺,把拆迁还原房卖给方培,退还张云22万元购房款。

  张云、方培选择了原谅盛洋,各自等待着,但是,在催要房子、催要退款的过程中,盛洋开始还接电话,敷衍一下,后来,干脆连电话也不接了,对张云、方培避而不见。

  而且,就算是这个“一房两卖”,竟然也是假的。办案民警向有关部门咨询了解到,盛洋给张云、方培的《拆迁还原协议书》,均系伪造。

  今年2月中旬,警方抓获了涉嫌合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盛洋。就在警方对盛洋进行审讯时,意料不到的情况出现了:这起案件竟然还有受害人———蚌埠市居民李海。

  据民警调查,在以出售拆迁还原房为由,分别骗取张云、方培的22万元、20万元现金后,盛洋又伪造了一份拆迁还原房面积为130平方米的《拆迁还原协议书》,以此作为抵押,向李海借款,骗得现金15万元。

  据犯罪嫌疑人盛洋交代,他在蚌埠市确有两套面积均约为80平方米的拆迁还原房,但因故无法出售。2013年初,盛洋急于筹措资金用于民间放贷,谋取利益,因此,伪造《拆迁还原协议书》设下骗局,骗取张云等3人现金共计57万元。

  由于放贷失败,他骗得的钱都亏完了。因此,警方追赃工作举步维艰。

  “近年来,一些市民在拿到拆迁还原房后,会通过房屋中介公司或其他途径,出售房屋。这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伪造《拆迁还原协议书》,以低于市场价出售为诱饵,骗取钱财。”王炎说,买房是件大事,做决定前,务必擦亮眼多斟酌斟酌。房屋买卖涉及的金额巨大,有些受害人被骗得倾家荡产,生活无以为继。

  如何防范?王炎为市民支了三招:

  首先,在买房前,切勿相信朋友介绍、熟人推荐的所谓便宜房源信息,要依靠正规渠道,例如主流媒体发布的房地产商广告等,获得可靠的房源信息。

  其次,购买二手房时,要注意核实房屋信息,有房产证的,可以去房管部门核对房屋信息;暂无房产证的,可以咨询当地拆迁安置管理部门或房屋坐落地所属辖区政府相关部门。

  最后,“占便宜”、“走后门”的侥幸心理不可取。一些手头积蓄不多但又急于购房的市民,在获知所谓的便宜房源信息后,往往会失去理智,急于签合同交钱,从而被骗。因此,买房时三思而后定,是避免上当受骗最好的办法。 (文中人物除民警外均系化名)(蚌埠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