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扫黄打非”进基层筑起文化安全“防火墙”

20.11.2017  18:28
安徽“扫黄打非”进基层筑起文化安全“防火墙” - 徽广播
安徽“扫黄打非”进基层筑起文化安全“防火墙” - 徽广播
来源: pic.ahrtv.cn

  在日前出炉的全国300个“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中,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据了解,近年来,通过开展“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五大专项活动,安徽省在推进“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点过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得以建立。

滁州张贴“扫黄打非”宣传海报

   构筑文化屏障扫清文化雾霾

  十一月的滁州,黄叶纷纷,秋意盎然。

  作为此次入选的基层示范点之一,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拥有全省首个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城市公园,在这里,“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固边”五组景观作品被按照观赏与宣传、艺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规划放置,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之余获取知识信息好去处。

  同时,以此为起点,新安镇上还有一个占地20余亩融学习、宣传、教育、实践等功能为一提的“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基地组成了基层链状“扫黄打非”阵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参观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书籍、出版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程媛是新安镇中心学校五年级的学生,今年,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扫黄打非”行动志愿者,她说,对于这类实践性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既有趣味也有意义。”

  无独有偶,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绿苑社区里,主题雕塑公园,综合宣教中心,数字图书馆,绿色网吧,社区教育影院,社区志愿者长廊一应俱全,高大葱郁的香樟林中以“扫黄打非”为主题所打造的场景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体验。

  社区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净化下去居民生活环境,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社区通过展示警示教育物品,结合“世界知识产权日”等节点,帮助居民认识违法出版物的有害性,增强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的能力。

  为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日常化管理,安徽已将“扫黄打非”融入日常工作,全省2160个乡镇(街道)都建有“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2640个村(社区)都有“扫黄打非”工作站或联络员,构建了“联防、联动、联治”的新格局,实现了上下联通、网格监管、基层稳固的一盘棋格局,筑起了一道意识形态“防火墙”。

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绿苑街道工作人员现场展示扫黄打非工作成果

   全民参与打通最后文化治理最后一公里

  扫黄打非要取得成效,打通决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联治是必由之路。

  冯莉敏是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绿苑社区的名人,今年已经75岁的她有着三十年的公益龄,在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中,冯老荣膺绿苑社区“扫黄打非”“五老”义务监督员称号并与另外四个老人成为绿苑这方净土的“守护神”。

  “有事没事就在社区里走动走动,该说的说,该记的记,群众监督成了社区扫黄打非的得力手段。”绿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实现扫黄打非全民参与,社区聘请了20余名责任心强、熟悉情况、热心文化事业的党员志愿者、楼组长担任“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定期反馈工作动态。“义务监督员和群众已成为基层‘扫黄打非’的‘千里眼’‘顺风耳’。”在他们的带领和示范下,绿苑社区拥有多支“扫黄打非”志愿队伍,构筑了绿苑社区的扫黄打非“防火墙”。

  在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也有这样一支以老党员、老教师、老职工等为主体的“五老”监督员队伍,他们是巡查、发现、监督“黄”、“非”场所和活动的重要力量。为了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街道对“五老”济南独院队伍实行“四统一”管理,统一建立起人员台账、统一开展知识培训、统一配置标示和袖章、统一发放工作补贴,目的是最大程度实现“扫黄打非”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在合肥,我们整合了社区法律顾问、社会组织的社工、企业保安、“五老”监督员、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资源,组建文化市场监管志愿者队伍,协助职能部门和街道收集文化市场管理信息。”合肥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联防网络的建立,使“扫黄打非”工作覆盖面更广泛,上下配合更密切、综合整治更有力。

   善自律爱家乡绿色行动进校园

  “好儿郎,爱家乡,善自律,有理想,扫除黄,不懈怠,严打非,无商量……”一大早,凤阳县总铺中学的校园内传来朗朗诵读声,原来,这是学校开展的《“扫黄打非”弟子规》朗读活动,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改编,传播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和老师对于“扫黄打非”的理解,促进“扫黄打非”入脑入心入行。

  总铺中学校长张乃斌介绍,除了合诵《弟子规》,学校还创新方式,以凤阳花鼓、小品戏曲、演讲比赛等形式,利用校园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手抄报等载体宣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同时,实施“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将工作纳入学校社会治安治理总体规划,全校划分为13个网格点,以学校‘扫黄打非’工作站为牵头,由政教处、团委、工会、关工委配合管理,达到网格化监管。

  张乃斌介绍,“学校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成立了以学校老师为主的‘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队伍和以学生家长为主的‘扫黄打非妈妈团’,充分调动起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形成日常化监督机制,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从凤阳县“扫黄打非”妈妈工作队到“扫黄打非·护苗”进校园,安徽各地中小学已将“扫黄打非”纳入年度学校工作要点,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规范,纳入学生行为准则,确保学校师生自觉做到购买使用正版教材教辅,增强“扫黄打非”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记者陈欣然)

安徽“扫黄打非”全覆盖 景区学校也不例外
   中安在线讯 据新安晚报报道,中安在线
“扫黄打非”进基层上篇——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19日讯(记者:王昕)徽广播
全国人民监督员管理信息系统在我省顺利试运行
根据司法部《关于全国人民监督员管理信息系统部署运行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