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织密网 安徽做法获点赞

20.11.2017  05:03

  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推选出300个“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其中安徽省入选14个,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位。我省入选示范点涵盖街道社区、乡村、学校等类型,在完善工作规范标准、开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参与、助力市场监管和案件查办等方面深入到位、各具特色,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起步早、力度大、工作实,组织机构全覆盖

  “护苗林”草木苍翠,寓意少年儿童健康茁壮成长;“清源路”干净整洁,象征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净网窗”窗明几净,代表清朗网络空间;“秋风亭”曝光违法案件,彰显整肃新闻出版传播秩序实效;“固边石”石粒坚硬,表达重拳打击、踏石留印的决心。 11月14日,记者来到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淝南家园小区,常青街道办事处主任沈常青介绍说:“这个去年建成的‘扫黄打非’主题广场,呼应‘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这些拥有特殊寓意的标志性设施,有助于居民在潜移默化中陶冶身心。

  浏览清朗的网络、阅读正版的图书、观看精彩的演出……这是每个人都期待的幸福生活,更是“扫黄打非”工作的具体范畴。“很多人认为‘扫黄打非’属于公安、新闻出版等部门的职责,与自己的工作生活距离很远。其实,‘扫黄打非’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更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基层更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扫黄打非’工作的前沿阵地。”常青街道文广站工作人员郑傲雪说。

  “扫黄打非”工作只有扎根基层,才能确保长治久安;只有织密网络,才能形成有力监管。 “早在2010年,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就下发了加强乡镇‘扫黄打非’工作的意见,开始系统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 2016年初,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指导意见》后,我省立即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因此起步早、力度大、工作实是我省‘扫黄打非’进基层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国兵介绍,目前全省2160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2640个村(社区)拥有“扫黄打非”工作站或联络员,组织机构基本实现了全覆盖,4654个有条件的学校、景点和相关企业建立了“扫黄打非”联系点。

   借大势、用平台、善融入,协同推进成合力

  “庐阳区率先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纳入‘公安天网’‘数字城管’平台,利用平台全覆盖、全时段、高效率优势,实现对书刊、音像等出版物流动摊点的有效监管,为文化市场安装上‘千里眼’,加上日常执法巡查,已经形成技防、人防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合肥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自2016年文化市场执法依托数字平台体系以来,全市共查处流动报摊点21家,收缴非法出版物2万余册。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一线往往是决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而“扫黄打非”工作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都在基层。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扫黄打非’不宜单搞一套。我省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的过程中,不另起炉灶,而是注重借大势、用平台、善融入,找准切入点与其他工作协同推进,实现‘扫黄打非’进基层常态化、长效化。 ”李国兵说,目前,我省已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纳入民政部门城乡社区治理督查。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在“智慧党建APP”开设“扫黄打非”工作专栏,及时传送“扫黄打非”信息和工作动态,将“扫黄打非”融入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拓展“扫黄打非”工作阵地;凤阳县总铺中学编写《“扫黄打非”弟子规》教学生传唱,增强“扫黄打非”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河古镇景区将“扫黄打非”知识写进景区导游词,在各大景点布置“扫黄打非”宣传标牌,向广大群众和游客传播相关知识……融入各类工作考核平台,融入文化主题活动,融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我省“扫黄打非”进基层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下活了“扫黄打非”一盘棋。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联治,全民参与强震慑

  在来安县各大网吧、报刊亭以及校园周边的小商店,人们经常能看到一支由老人和孩子组成的队伍,他们身穿红色马甲,肩戴志愿者袖章,或在网吧巡查是否有未成年人上网,或察看书报亭是否有非法出版物,他们就是“五老一小”“扫黄打非”志愿者。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新安镇退休干部刘景兰说:“多次跟随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巡查,我才发现校园周边竟然也有非法出版物。这些文化毒瘤如果不尽早清除,将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扫黄打非”关系千家万户,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防联治,才能形成“扫黄打非”的强大合力,对违法活动形成强大震慑。 “我省在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群团组织网络,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志愿者作用,建立完善‘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队伍,凝聚各方力量,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全民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 ”李国兵说。

  凤阳县、铜陵市学苑社区成立“‘扫黄打非’妈妈工作队”,六安市、阜阳市等地成立“五老”义务监督员,来安县开展“扫黄打非”小天使志愿者活动……近年来,我省建立起“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广大群众争当基层“扫黄打非”的“千里眼”“顺风耳”,全社会形成了“扫黄打非”的高压态势。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共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32639册,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17070条,有力净化了文化市场和网络空间,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原标题:扎根基层织密网 安徽做法获点赞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张理想    编辑:吴玉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