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报档案记述石涧埠惨烈一战

03.08.2015  18:31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日军因财力、物力、兵力消耗过大,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随之调整侵华战略,实行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减缓进攻速度,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安徽省省会迁至立煌县(今金寨),桂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和不少地方武装进入大别山区,建立豫皖鄂边区游击根据地。这一时期,安徽战场风起云涌,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石涧埠战斗、柘皋战斗、梁园战斗等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保卫家园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近日,安徽省档案馆公布了一份名为《安徽省保安第四团无为石涧埠战斗详报》的档案资料,在这份战斗详报中,详细记载了当年我军与日本侵略者在无为石涧埠战斗的激烈战况,从这份战报中可以一览当时我军艰苦奋战,抗击侵略的英勇风姿。

  壹 日本法西斯在皖犯下累累暴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战争之初,侵华日军一路势如破竹,战火很快烧到江淮两岸。8月14日,日本军机轰炸位于安徽广德的中国空军机场,开启了侵略安徽的序幕。随着上海和南京的相继沦陷,日军铁蹄踏入安徽。11月底,日本陆军自苏南进入安徽境内,首先侵占广德,凡未逃离的男女老幼,尽遭屠戮。据史料记载,至1940年上半年,安徽62县中绝大多数县均曾遭受日军蹂躏,被日军长期侵占面积大小不等的县多达40个,总计近半数以上的国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军入侵安徽后,频繁对城乡进行狂轰滥炸和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据史料记载,日本法西斯凭借其空军优势,对安徽各地进行大规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仅1937年8月至1943年底6年多时间里,日机在安徽各地投弹即达18779枚,我方死伤14412人,损毁房屋128351间。除了疯狂空袭,残暴日军更是在皖制造了多起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仅牛眠村一地就杀死当地村民和从四面八方来的难民1780余人。淮南和下塘集两个万人坑,坑中白骨累累,至今犹存。据有关研究者粗略统计,抗战期间,日军在安徽进行的10人至100人的屠杀有376起,100人至500人的屠杀有115起,500人以上的大屠杀有18起。这些惨案中所记载的被日军屠杀的平民达125511人。

  贰 战斗详报记述惨烈战斗

  近日,安徽省档案馆公布了一份关于无为石涧埠战斗的详报,在这份战报中详细记录了无为石涧埠战斗的具体情况和决战战果。

  据战斗详报记载,1940年7月,侵华日军由芜湖巢县等地调集步骑炮联合之敌共四五百人,大小重炮数门,十二日由巢县开抵打鼓庙后即向无为石涧埠进犯,并有来我兵力未集结之际,有进犯无为之企图,我团有拒止诱敌之任务,着第二大队大队长陈艾亲率步兵两连赶赴石涧埠占领阵地并予迎头痛击。

  从这份战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军武器装备与日军的武器装备非常悬殊,材料中有记载:“我装备既不良而轻重大配备又缺少,以此十九世纪之双筒枪……”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我军战士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粉碎了敌军的侵略意图。然而由于条件过于简陋,中国军队这次战役中的伤亡官兵甚至没有担架来搬运,“此次无城战役伤亡官兵因无担架之设无法搬运,故遗尸阵地,殊多重伤不能行,哀声遍野。”战报中这样记述道。

  叁 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倭寇

  安徽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抗日战争时期,安徽人民与中国军队同仇敌忾,共同抗击倭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安徽子弟为保家卫国,积极参加抗日军队,据国民党安徽省政府1944年编纂的《安徽概览》统计,抗战开始,安徽省每月配赋的兵额为1万名,从1938年3月起减为每月6000名,到1939年5月又增加为8000名。仅1938年3月至1943年底,安徽省共征拨兵额346610名,募兵51297名,共计397907名。

  当时,在皖江地区流行参军歌谣:“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新四军,子弟兵,为国家,为人民,参军顶光荣,抗日是英雄”,参军抗日之风盛行。

  安徽军民齐心抗击侵略,江淮男儿热血洒向战场。正是在这大无畏精神的鼓舞下,江淮人民一次次粉碎日本法西斯的进攻,保卫家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