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怀远县徐圩乡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

25.03.2016  07:35
摘要 去年3月,怀远县徐圩乡殷尚村东邵组和大一组两个村民小组进行土地确权。在土地测量中,老农户邵志敏等几户村民不经意说了一句,“干脆小田并大田吧”,立刻得到全组人的响应。 79户村民自发组织,把1281亩1000多块农田归拢,预留好沟渠路等公共用地,按照各户农田亩数重新划分,平均每块田在10亩至30亩不等,通过两轮抓阄,第一轮抓排序号头,第二轮抓地块号头,决定每块田归谁。

  春分时节,怀远县徐圩乡绿油油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 3月24日,殷尚村东邵组村民李秀英抓住有利天气喷洒防治蚜虫的农药。她指着眼前的一块21亩大田告诉记者:“过去俺家十几块地,块块像布条,光是喷农药,俺就要骑个电瓶小三轮跑东跑西。现在并成一块大田,方便多了。

  “1992年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当时受水利设施、生产条件等限制,不同地块产出差别较大。为公平起见,土地分成了三六九等,再分给农户,好田差田家家有。一家几块田、十几块田很常见,几分到一亩不等,十分零碎。 ”徐圩乡经管站站长褚作新说。

  “这几年,国家建设农田水利项目,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土地产出差别不大。 ”殷尚村村委会主任魏伟告诉记者,伴随农民外出务工、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小块田的弊端日益凸显,一些农户为了明晰田块界限,墒沟越挖越深,不仅造成土地浪费,而且引起邻里纠纷。

  去年3月,怀远县徐圩乡殷尚村东邵组和大一组两个村民小组进行土地确权。在土地测量中,老农户邵志敏等几户村民不经意说了一句,“干脆小田并大田吧”,立刻得到全组人的响应。 79户村民自发组织,把1281亩1000多块农田归拢,预留好沟渠路等公共用地,按照各户农田亩数重新划分,平均每块田在10亩至30亩不等,通过两轮抓阄,第一轮抓排序号头,第二轮抓地块号头,决定每块田归谁。最终,东邵组村民以签字摁红手印的方式,将过去一家一亩的小田块合并成大田块,实现了一户一块大田。

  站在田埂上,邵志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道墒沟一尺宽,过去俺们小组463亩地,150条墒沟,至少占地20亩。现在墒沟20多条,‘一户一田’为村集体直接节约了十几亩土地。 ”由于地块大,作业省油,去年午收秋收,农机手向邵志敏收取的地块作业费比周边村每亩便宜了10元钱。收割、耕种、灌溉等环节加在一起,一年节省一两千元。去年冬天,邵志敏把十多年没有深耕过的地块犁了一半,今年准备犁另一半,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 “‘一户一田’后,土地流转更省事,一些种粮大户纷纷找上门,每亩流转价格比别的村高多了。 ”魏伟说。

  “东邵组和大一组通过土地互换的方式,实行‘一户一田’,符合从中央到地方鼓励农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精神。 ”徐圩乡党委委员施传义说。去年7月份,蚌埠市出台相关政策,对合并田块的村组进行奖励。今年3月3日,怀远县徐圩乡召开动员会,全面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要求每个村完成不少于1000亩,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乡土地全部实现“一户一田”,发挥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的优势,助力农业现代化。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记者 丰静 通讯员 郑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