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改名黄山近30年:复名呼声不断 徽州情结成文化现象

14.04.2016  08:38
摘要 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30年来,有关恢复徽州地名的话题讨论从未停歇。4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李辉的评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再次将这一话题拉回公众的视线里。

  有关恢复徽州地名的话题讨论,近30年来从未停歇。

  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安徽省调整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徽州地区、屯溪市和县级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原属徽州地区的石台县划属池州地区,绩溪、旌德2县划属宣城地区。

  自此,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曾辖“一府六县”的大徽州不复存在,中国版图上只剩下总面积439.65平方公里、辖4镇3乡的徽州区。

  29年后,借着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契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再一次撰文呼吁恢复徽州地名。

  3月30日,他先是在微信公众号“六根”上发表《徽州,归来吧!》一文。没有多少悬念地,该文被多个网站、公众号转载,引发热议。接着,4月13日,他又在《人民日报》撰写评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李辉写道,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

  “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李辉这样写道。

  像李辉这样对徽州念兹在兹的人还有不少。对徽州复名的讨论,也衍生出多种意见。

  传承保护徽州的历史和文化,是大多数人呼吁恢复徽州地名的出发点。从经济社会和法律视角对黄山更名徽州的讨论,同样存在。

  在这场讨论中,恢复徽州“一府六县”建制,将已划入江西的婺源县和安徽宣城的绩溪县重新纳入徽州,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声音。

  此外,还有要求恢复1983年的小黄山市与徽州并存格局,实行两地分治的建议。

  徽州情结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不时拨弄社会心弦。

  2014年,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中安在线刊载了多封省长信箱的来信与回信。其中,黄山市民政局对《省长,我建议把黄山市改名为徽州市》的回复,成为少有的可查询到的官方回应。

  “黄山建市以来的发展成就表明,成立地级黄山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黄山市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是符合黄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也是得到群众拥护的。我们认为目前不宜进行区划和管理体制的调整。”黄山市民政局则如是回复。

  民间舆论的沸然与官方的沉静,共同构成了对徽州地名废存的态度。

“一府六县”的形成

  徽州,早在秦汉时期设郡,北宋时期正式建徽州府治。

  据黄山市政府网站介绍,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这一带隶属于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正月,始皇帝嬴政东巡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将原越国的百姓迁徙至新安江上游一带,设立黝(宋以后称黟)、歙二县,属鄣郡。

  “黝”、“歙”二县的县名,来自于古越语地名的发音。当时的黝、歙两县辖地很广。黝县地包括今天的黟县、祁门、石台、广德和黄山区的一部分。歙县地包括今天的歙县、休宁、屯溪区、徽州区、绩溪,浙江的淳安及江西婺源的一部分。

  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主孙权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休阳县,加黟、歙共六县建新都郡。这是黄山市地域州郡一级行政设置的开始,从此这里成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新都郡被改为新安郡,辖始新、黝、歙、遂安(原新定县)、黎阳、海宁县(原休阳县)。郡名新安,一说以祁门县新安山为名,一说取其安定之意。

  隋唐时期,黄山市地域的地名在新安郡与歙州之间切换。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新安郡复改歙州。大历五年(公园781年),歙州辖歙、休宁、黝、绩溪、婺源、祁门县,从此形成延续至清末达1700多年的“一府(州)六县”格局。

  徽州得名于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其时,宋徽宗平歙州人方腊起义,改歙州为徽州,辖歙、休宁、黟、绩溪、婺源、祁门县,州治歙县。

  根据黄山市政府网站的介绍,徽州名称的由来,一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一说“徽”为美义。其实“徽”字本意为“绳索”、“捆绑”,以其命名,表达了宋王朝在经过“动荡”之后,企望对这片土地加强约束和统治。从此,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作为州府名,徽州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

  安徽省的得名与徽州也有关联。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七月,康熙帝批准建立安徽省(省名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徽州府改属安徽省。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 东方网     作者:
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修改?安徽省发改委披露新进展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人民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