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1.10.2015  18:05

  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的有力措施和重要环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干部监督管理的制度之一,经济责任审计显示出了其他审计无法代替的作用,在保证国家资产的完整、安全、保值、增值以及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对策建议是:

一、深入分析,查摆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审计工作的时间上存在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应当遵循“先审后离”的原则。但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离任者已离岗,接任者也已经到位任职,有的离任者人走了好久才进行离任审计,时过境迁。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失去了考核、监督的意义,监督上的滞后,导致干部考察与使用“两张皮”。

   二是审计项目计划上存在问题。 当前很多提拔调任的领导干部,多数都是经过组织严格考核,公示通过后任命的。这样,也往往使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走过场而已,在这种心理前提下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只能是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三是审计内容上存在问题。 看重财务数据,忽视理性分析;重问题,轻责任。看重问题罗列,忽视责任划分。审计内容重点不突出,审计质量难以提高,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雷同于常规审计,影响了审计效果。

   四是审计方法上存在问题。 目前主要采取了查阅、设举报箱、评议座谈等方法。账外审计方法上下功夫不够,使审计的问题难以查深查透,审计质量无法提高。

五是审计成果利用上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成为强化干部监督约束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进一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方面,尤其是在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发挥重要作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不高,审计结果报告滞后于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目前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用人和审计严重脱节。其次,缺乏制度保障。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涉及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各个部门,由于没有严格规范的保障制度,使审计结果在运用时大打折扣。最后,审计结果运用的衡量标准不一致。由于审计结果运用中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导致有些审计结果很难适应当前改革用人机制和加强干部管理的需要。

六是审计人员少、项目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经济责任审计发展需要。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进行有效制约与监督的重要环节和机制,对审计人员的自身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人员少、审计项目多且专业素质不高,是当前区级审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区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中专业人员少,且分布不合理,懂财务收支审计的人多,懂工程技术审计的人员少,现有审计人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东西少,制约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

二、认真思考,提出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把离任审计监督的时间“关口”前移,逐步把离任审计变为任中审计,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 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而且还能防止和避免经济行为的“一错再错”;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干部,还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的功过;不仅能减少和避免账目“技术处理”的假账,还能使审计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不仅能正确地考察干部队伍,还能为组织任用调整干部提供依据。审计实践证明,任中审计好于离任审计。

二是审计内容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不但包括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还包括各项经济指标具体完成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的审计。在内容上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突出重点,主要包括:第一,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计合法性和真实性;第二,审计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政策执行情况、投资决策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等,重点审计效益性。

三是审计方法的使用应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经济责任审计除使用审计的一般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一是“”,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基础设施等进行察看,通过观察、分析产生审计疑问,从而确定审计重点;二是“”,围绕领导干部实施的经济行为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领导者施政情况;三是“访”,围绕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和施政行为,走访相关人员;四是“”,组织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召开座谈会,全面收集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

四是审计重心下移,逐步加强乡镇、村(社区)审计。 通过今年全市乡镇审计情况看,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之近年来农村集体财务一直是广大农民关心的焦点,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而引起村民集体上访的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村级财务管理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探索一种适应新形势农村财务监督的管理体制,以消除乡镇、村监管盲区,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稳定已迫在眉捷。通过加强乡镇、村(社区)审计进行财务监管,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五是合理转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否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并不断取得预期效果,确保不流于形式,关键在于对审计结果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对被审计者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评价,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对于那些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认真履行经济责任,工作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是一种表彰和宣传,而对于那些在任职期间严重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规定,损公肥私或者玩忽职守,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的领导干部,是一种警示、教育和制约。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合理的转化和运用,能有力地促进县级以下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六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 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审计队伍建设和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涉及的范围、内容不断扩张,使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要求审计人员除具备应有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审计专业知识外,还应熟悉政策法规,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并且还要有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审计人员自身不停地充电。作为审计人员应牢固树立质量意志、风险意志,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使审计工作中潜在的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被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经济责任审计队伍,为推动该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