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韶春:安徽需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

07.03.2016  18:58
摘要 张韶春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尽快规划建设对全国、对安徽交通网络完善起重要促进作用的大动脉。比如,从华南进入中部地区安徽,再到山东半岛,可建设合肥—青岛高铁,应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度。还可以规划贯穿东中部地区的大动脉,建设连接襄阳-合肥-南通长三角地区的江淮之间的东西干线。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强调,要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认为,安徽需要尽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这块“短板”,规划完善贯穿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同时,希望国家加强协调省际间断头路建设力度。

   [补缺]建议规划建设东西交通大动脉

  近年来,安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交通状况有了变化,特别是合福高铁等一批重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安徽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韶春举例,合福高铁开通后,黄山风景区客流量达到2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黄山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他看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他建议,在“十三五”期间,尽快规划建设对全国、对安徽交通网络完善起重要促进作用的大动脉。比如,从华南进入中部地区安徽,再到山东半岛,可建设合肥—青岛高铁,应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进度。“而连接从河南到安徽再到山东的铁路线,目前还是空白。这条铁路一旦开通,将对沿淮地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道。同时,还可以规划贯穿东中部地区的大动脉,建设连接襄阳-合肥-南通长三角地区的江淮之间的东西干线。

  张韶春希望在“十三五”期间进行研究,推动这些交通大动脉的建设。

   [升级]确保现有铁路公路网充分发挥作用

  在补缺的同时,张韶春还希望能升级现有的铁路、公路网。

  目前,武汉—合肥—南京的铁路时速较低。在张韶春看来,提高该条线路的时速,对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有的沪汉蓉通道非常拥堵,已经成为全国10条拥堵路段之一。”张韶春介绍,根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仅安徽高速公路路口进出的车辆都有140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24%。

  “希望这些标准不高、客运能力已经饱和的重要通道,在‘十三五’期间能够提升。”张韶春说,如果问题现在不解决,越往后付出的代价越大。

  他还希望国家能够加强省际间断头路的协调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真正保证现有路段充分发挥作用。此外,他建议加强综合配套能力建设,“对于重大基础设施枢纽工程,超前规划,预留发展空间。”

来源: 合肥晚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