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的通知

25.08.2014  12:35

合政〔2014〕9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已经市政府第27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4年7月24日    

                    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4-2020)

                           二〇一四年七月

  目     录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机遇

  (三)面临挑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二)发展壮大生活性服务业

  (三)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四、空间布局

  (一)一核引领

  (二)多区联动

  (三)集聚区规划布局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政策扶持

  (三)项目带动

  (四)要素保障

  (五)优化环境

  本规划依据《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合政〔2012〕229号),在《合肥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1-2015)》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主要阐明近期至2017年、远期至2020年期间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服务业领域其他行业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1、服务业总量大幅提升,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过“十一五”以来的持续发展,我市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112.2亿元,接近“十一五”初期的3倍。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18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服务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推动全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

  2、服务业投资不断增长,成为带动投资的主要领域。2010年,我市服务业完成投资20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6.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5%。2013年,我市服务业完成投资28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5%。服务业投资已成为带动全市投资的重要力量。

  3、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近年来,我市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明显,传统服务业稳定增长,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功能日益完善的服务业体系。

  4、服务业就业人数显著扩大,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2013年末,我市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226.7万人,比上年增加12.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4.9%。近年来,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迅猛,就业潜力不断释放,成为我市吸纳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5、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加速推进,集聚效应不断显现。依托区位交通、人力资源、科教文化、产业配套、人才富集等优势,初步构建了科技、商务、金融、文化等服务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服务业集聚区20余个,服务业集聚区已逐步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发展机遇。

  1、扩大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服务业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当前,国家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明确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迎来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快速升级期,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健康养老、中介咨询、旅游休闲、文化演艺、数字娱乐等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为现代服务业加速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合肥为核心的皖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3年,合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一员。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合肥必将成为中部地区产业集聚较高的城市。随着“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市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必将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3、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凸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已形成优势明显、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创意设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4、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迅速扩大,为我市凭借自身科教优势切入国际服务产业链提供了契机。随着服务业开放领域逐步扩大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势必成为全球服务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合肥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拥有雄厚的智力资源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切入国际服务产业链的中高端、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具备优势条件。

  (三)面临挑战。

  1、服务业总量不大,整体竞争力不强。“十二五”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发达城市均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周边的南京、武汉、郑州等省会城市也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2013年南京、武汉、郑州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是4356.6亿元、4319.7亿元、2584.4亿元,分别是我市的2.4倍、2.3倍、1.4倍。与这些城市相比,我市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主导作用尚不突出。

  2、服务业结构有待优化,辐射带动力亟需提高。传统商贸服务业比重偏大,研发设计、管理咨询、广告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集聚度不高,职业教育、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体现中心城市功能、具有外向辐射能力的服务行业发展缓慢,面向国际和全国的服务能力较弱。

  3、服务业人才结构性短缺,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市存在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平衡、专业人才的存量与增量难以适应服务业发展需要等问题,中高端人才缺乏,实用技术型人才相对不足,职业教育、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有待完善。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我市“新跨越、进十强”的总体要求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坚持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坚持追赶与引领并重,以打造中心、抢占高端为目标,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产业融合、完善布局为路径,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实施服务业品牌化、集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战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优质化发展、新兴服务业集聚化发展,加快打造全省高端服务业基地,努力建设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高地,推动现代服务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特大城市提供强大支撑。

  (二)发展目标。

  ——总量目标。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0%;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4%左右;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3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50%。

  ——结构优化目标。立足中部,面向全国,全面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服务外包中心,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产业布局目标。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1331”空间发展战略,构筑“一核引领、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形成点、线、面相辅相承的总体发展格局。

  ——体制机制创新目标。优化发展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

                   合肥市服务业发展规划主要经济指标测算表

 

2010

2013

2015

   

增长

%

2017

   

增长

%

2020

   

增长

%

服务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1112.2

1841.9

2400

10

3200

12

5300

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839.0

1480.8

1850

15

2450

15

3600

15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单位:亿美元)

14.3

18.9

24

11

30

11

40

10

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99.6

148

176

12

230

14

340

14


                                          (备注:表中年均增速以2010年实绩为基数,除服务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其他指标按现价计算。)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

  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建成东中部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区域性航空物流基地和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到2015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到2017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9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重点培育和吸引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知名物流企业,培育3-5家业务辐射全国、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物流企业,引进5-10家国内外一流的物流企业,大力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力争使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市重要产业。

  (1)优化物流业布局。充分利用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港综合码头、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铁路货运通道、新桥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等平台优势,规划和建设一批物流基地,提升我市物流业的核心集聚功能。利用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发展航空货物运输和空港物流为突破口,将合肥打造成为区域性航空货运中心、航空基地及维修中心,使航空物流成为促进合肥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以快速路、一级主干道为主的城市快速通道体系。加快推进新桥航空物流园、合肥港综合码头等符合规划的物流园区建设。以航空、铁路和水路为基础,以城市干道和内外环路为通道,以高速公路枢纽为依托,建立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航道联动的物流网络,形成立体联运中心。加快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物流信息化进程,推动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

  (3)推动重点领域物流业发展。重点发展工业物流、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以及农产品物流,积极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导工业企业逐步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推进工业物流服务外包,构建一体化运作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

  ——发挥合肥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势,完善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等保税物流功能。

  ——围绕国家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推进现代商贸配送物流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对接,发展专业化、网络化、全流程的物流服务,构建城市共同配送物流体系。

  ——加强涉农物流通道、物流节点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和降低中间费用。积极培育粮食、水产品、医药、冷链等专业物流,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强化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4)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整合重组,通过扩大经营、延伸服务领域、与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向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支持物流企业开展技术、模式和服务创新,形成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先进经营理念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专栏1    现代服务业物流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中国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合肥华南城、宝湾物流、新桥航空物流园、合肥港综合码头、冷链物流等项目。

 
  2、金融服务业。

  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金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金融业规模良性扩张和效益稳步提升。通过扩大金融业市场开放、探索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全面建设征信体系,构建以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为核心的金融产业布局,将我市建成运行稳健、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功能完善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综合服务基地。到2015年、2017年、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50亿元、470亿元、750亿元,年均增长16%,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5.4%提高到8%,基本建成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1)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争取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机构及各类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整合、扩大地方性金融企业规模,探索成立本土化金融控股公司,推动优质金融企业上市融资。培育和发展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工作。大力发展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投资咨询、财富管理、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代理、经纪等金融服务中介机构,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样化金融服务体系和全方位的金融发展格局。

  (2)大力发展银行业。完善财政资金存放、金融机构奖励等正向激励手段,大力发展信贷市场、鼓励发展外汇交易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充分发挥信贷资金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到2015年、2017年、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超过11000亿元、14800亿元、2251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6%、15%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分别超过9600亿元、12700亿元、198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15%、15%以上。

  (3)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推进成长性、成熟性企业在深、沪交易所挂牌上市,引导和培育创新型、创业型企业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混合资本债券、金融债券等方式补充资金本、扩大资金来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行业,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资本参与基金组建。到2017年,境内外挂牌上市企业数量达60家,股票融资累计达600亿元,债券融资累计达1200亿元。到2020年,境内外挂牌上市企业数量达100家,股票融资累计达700亿元,债券融资累计达1500亿元。

  (4)发展保险市场。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逐步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建立完善农险经营机构、财政、再保险共同参与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推动科技保险发展,加大保险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工程保险,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风险保障,引导保险资金投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到2020年,新增保险机构7家,全市实现保费收入380亿元,年均增长20%,保险深度超过3.2%,保险密度超过3800元/人,保险业的经济补偿、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三大功能显著提高。

  (5)做大做强金融机构。支持有条件的法人机构快速发展壮大,打造优质地方金融机构品牌。着力推动综合性金融控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优化资产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地方“金融航母”。支持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加强网点建设,逐步实现基层网点全覆盖,开发和推广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机构。推进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创新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上市融资,加快国有融资担保公司整合重组。到2020年,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资产规模跃上千亿元台阶,成为全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信用的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将金融信用网络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推动金融信用信息与基础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共享,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坚持“引进、培育、激励”并重,构建一批复合型、专家型金融人才队伍,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打击恶意逃避银行债务行为,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和监测,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专栏2  现代服务业金融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服务基地,安徽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等项目。

  3、科技服务业。

  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业,形成产业要素集聚、市场主体活跃、产业布局合理、带动效应显著的科技服务体系。到2015年,建成优势产业公共研发设计平台2个,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0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00家,产学研合作实体800个,建成研发服务产业集群;建设国际技术转移机构2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8家。到2017年,建成优势产业公共研发设计平台4个,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2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00家,产学研合作实体1000个;建设国际技术转移机构3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10家。到2020年,基本建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服务业基地。

  (1)完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服务为支撑,依托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构建支撑新兴企业产品开发、工业设计、实验认证的开放式、市场化的公共设计服务机构,探索构建专业化设计服务与先进制造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新机制,推动研发设计服务领域的延伸和服务模式的升级。依托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科技中介基地,培育机制模式新、生存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科技服务机构,构建专业化服务平台。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设计服务机构和一批专业化设计服务企业,提高研发设计服务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能力。加速研发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培训与技术咨询等方式,全面促进产业升级。重点支持研发设计服务体系、集聚区、重点项目、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2)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机构。鼓励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成立服务业战略联盟,引导研发设计、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吸引跨国公司在合肥设立独立的研发中心,或与本地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共同成立研发机构。鼓励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开展本土化的技术创新活动,加强同合肥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联系,发挥人才和技术溢出效应。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3)以企业为主体创立研发机构。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加强研发管理,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业化研发服务,形成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研发体系。促进高校院所服务市场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进一步建立和培育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以研究院为载体加速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增强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市场化服务能力。

  (4)加快研发设计成果的技术转移。提升技术转移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支持服务机构和企业探索新型技术转移合作模式。加强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特色化功能和增值服务能力,强化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技术成果中试熟化服务。发展研发设计交易市场,建设好安徽联合技术产权交易所。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活跃技术市场。提高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经营能力,加强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和技术合同网上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高定价服务、技术产权交易信息服务能力。支持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开展专利检索、交易、培训等服务。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强同国际科技组织和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加快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高端科技服务业发展,强化研发、转化、交易、服务功能。

  4、中介服务业。

  以健全中介服务业门类、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信力为重点,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的中介机构。到2015年,全市中介服务业市场主体力争达到3万家,培育和引进国内外著名中介机构10家以上。到2017年,全市中介服务业市场主体力争达到5万家,培育和引进国内外著名中介机构20家以上。到2020年,全市中介服务业市场主体力争达到8万家,培育和引进国内外著名中介机构50家以上,全市中介服务业门类拓展到60个以上,从业人员约30万人,建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诚信规范、集聚和辐射效应充分显现的中介服务业高地。

  (1)咨询服务。推进行政审批和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培育咨询市场需求。成立行业协会,规范市场行为,形成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加快信息公开,促进咨询信息资源共享。强化高水平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各类咨询机构向“专、精、特、优”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咨询服务体系。

  (2)会计与评估服务。引导和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和评估机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立场。打破行政壁垒、行业分割和地方保护,推动公平竞争,全面提升行业诚信度和社会公信力,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会计、评估服务体系。

  (3)法律服务。加快建设一批多专业协同、多层次分工、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知名度、能够从事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既懂法律又熟悉金融、航运、国际贸易相关知识的公证人才,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探索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模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公证工作与司法审判、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相衔接的法制建设。

  (4)勘察设计服务。加大对勘察设计企业在科技投入、成果转化、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采取重组、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综合甲级、行业甲级的勘察设计龙头企业。抢抓全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机遇,积极引进一批“国字号”的勘察设计服务机构入驻合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参与境内外市场竞争,支持我市勘察设计企业“建大院、出大师、创精品”。

  (5)知识产权服务。加强专利、商标、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注册、登记等代理服务,加强合肥专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效率。开展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分析、交易、转化、质押、投融资、运营、托管等商用化服务。建立合理开放的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标准规范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评价体系,完善行业信用评价、诚信公示和失信惩戒等机制。

  (6)人力资源服务。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领域的管办分离。加快专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社会化服务能力。以滨湖要素大市场为核心,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积极推动建立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资格互认机制,加强区域人才合作和行业交流。依托新技术,采用新模式,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达到400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50家,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业体系。

  (7)广告服务。提升广告企业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先进技术、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大型广告企业。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广告企业进行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促进广告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不断丰富广告产业链,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紧密衔接的广告产业集群和专业园区。

  (8)经纪服务。大力培育和引进现代经纪中介机构,不断强化执业监管,提升经纪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逐步在我市形成一支熟悉业务、了解市场、善于营销的新型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经纪人在发展经济、促进流通、繁荣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会展业。

  结合合肥产业基础、科教禀赋和交通优势,打造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到2015年,全市年举办会展场次达到180场,会展企业达到200家,从业人员达到万人以上,展览使用面积年均保持在180万平方米以上,会展业发展处于中部省会城市前列。到2017年,全市年举办会展场次达到190场,会展企业达到220家,从业人员达到15000人,展览使用面积年均保持在190万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全市年举办会展场次达到200场,会展企业达到240家,从业人员达到18000人,展览使用面积年均保持在200万平方米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

  (1)走专业化之路,大力培育会展品牌。依托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积极申办和引进全国性展会。促进会展业与本地优势产业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汽车、农业、环保、物流、工程机械等专业会展的层次和水平,打造家电、建材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博览等专业会展品牌,不断扩大合肥知名度和美誉度。

  (2)走合作化之路,融入区域会展城市群。通过股份合作、兼并、收购等形式,整合区域会展资源,积极融入长三角、中四角会展城市群,构建区域会展联盟,在更广泛空间上配置资源,使各地会展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形成具有集群优势的区域会展产业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区域大型会展集团。

  (3)走现代化之路,优化会展业软硬件环境。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重点,对现有会展场馆进行改造和扩建,完善展馆综合配套设施,扶持发展会展业相关服务业,不断提高展馆现代化水平。

专栏3  现代服务业会展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及配套工程、华南城会展中心、浙商城、合肥综合保税区展示中心等项目。

  (二)发展壮大生活性服务业。

  1、商贸流通业。

  以扩大消费和保障供应为主线,以改革创新、政策支持、项目带动为支撑,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现代商贸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商贸中心。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50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0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15%。

  (1)依托重点项目带动,打造集群品牌和特色商业街区。实施主要地铁站点商圈发展规划,推进长江路、淮河路片区等老城区商业网点的升级换代和功能更新,重塑中央商务区。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并举、功能开发与业态建设并重,加快滨湖新区、地铁沿线、高铁南站等重点区域商业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七桂塘、城隍庙等特色商业街建设,加快建设北城世纪城、华南城、万达文旅城等一批超10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进一步增强省会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2)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商业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政策引导,以产权和资本为手段,加快我市商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步伐,力争培育3-5家大型商贸集团进入全国企业500强。强化商业招商引资,瞄准世界500强,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高端连锁品牌,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档次和功能。

  (3)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逐步构筑功能完善、高效畅通的城乡双向流通网络。加快构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和直营连锁店。以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等为契机,通过改造和新建一批新型专业批发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创新交易方式,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3至5年的努力,培育5-8家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专业批发市场,不断提升全市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水平,实现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专栏4    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城隍庙区域改造、长江路淮河路沿线改造、地铁沿线、铁路南站片区、万达文旅城、北城世纪城等商业项目。

  2、家庭服务业。

  坚持“便民、利民、惠民”,重点发展社区菜店、便利店、早餐、家政服务等重点业态和便民服务,着力形成商业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备、服务质量优良的社区商业和家庭服务业体系。

  (1)完善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开展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在社区重点配置社区菜店、便利店、早餐、家政服务等业态和中介、修理等便民服务,发展社区电子商务,开展物流配送、订购、商务服务、刷卡支付和代收代缴等综合服务,满足居民便捷、安全、实惠的消费需求。

  (2)改善居民购菜条件。结合城市发展和居民需求,实施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工程,开展争创示范菜市场工作,逐步提升标准化菜市场的档次和管理水平。通过政府投资、产权回购、租赁等形式建设公益性直销菜市场,积极推进便民惠民蔬菜流通体系建设,在人口相对较多、居民购菜不便的城市新区开设社区蔬菜直销店。

  (3)提升家政服务水平。拓展完善家政服务网络,推进家政服务进社区工作,加快社区家政服务网点建设。搭建家政服务信息平台,在全市推广“35114”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加快制定家庭服务业标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4)推进大众化餐饮体系建设。以早餐工程为基础,推进主食产业化、团体膳食、社区厨房、专业化营养配餐等建设。加强纵向与横向的餐饮协作,鼓励集中建设原辅料基地、主食加工基地、大众餐饮市场,推进大众餐饮集约化生产和节约型消费。大力推广现代管理模式,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网络营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增强主食加工基地研发、生产、检验和配送功能,丰富配送品种,创新配送模式,扩大配送范围。

  3、房地产业。

  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至2015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5000亿元,其中,住宅开发投资4000亿元。2011年到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7600亿元。2011年到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达1万亿元。2011年至2015年,累计规划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3万套。2014年至2017年,累计实施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8.6万户,规划建设棚户区改造(危旧房、城中村)安置房13.4万套。

  (1)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合理确定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积极发展商业、旅游、文化、养老、都市工业园等各类型地产。

  (2)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形成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继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降低保障性住房准入标准,实施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差别租金、分类保障和梯度补贴。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支持政策,通过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发行企业债券等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

  (3)转变建筑生产方式。积极发展建筑产业化,推进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建设,逐步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部件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和建设全程管理信息化。以市场为导向,整合产业链资源,鼓励设计、开发、部品生产、施工、物流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引进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建筑产业化企业,初步形成建筑产业集群。

  4、旅游业。

  加快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环巢湖国际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2017年、2020年,力争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分别达到7000万人次、8500万人次、1070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600亿元、850亿元、1070亿元。

  (1)着力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加快形成合肥旅游“一圈两城四翼”的空间布局,即一圈:环巢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圈;两城:合肥旅游中心城市、巢湖旅游度假城市;四翼:东部山水休闲旅游翼、南部康体休闲旅游翼、西部人文休闲旅游翼、北部乡村休闲旅游翼。积极设计北岸生态观光游、北岸人文景观游、南岸观光体验游、南岸美好乡村游、环湖水上风光游、环湖自驾游等旅游产品。

  (2)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万达文化旅游城、中庙—姥山岛景区、滨湖湿地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提升包公园等一批重点景区内涵,加快创建三河古镇等5A景区,提升我市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编制《合肥市休闲度假旅游规划》,积极发展温泉、乡村、康体、生态、娱乐等为特征的休闲度假产品,推动汤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半汤国际旅游度假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商品研发力度,打造一批特色旅游购物街区。

  (3)创新旅游市场开发手段。以环巢湖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塑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形象,实现由景区宣传促销向塑造旅游城市整体形象转变。重点发展国内旅游,有序发展入境旅游。以省内旅游为依托,面向长三角,做大珠三角、津京唐、中原和西北旅游市场,实现国内旅游跨越式发展。设立合肥市旅游信息中心,通过网络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旅游电子商务等业务。创建智慧景区,2020年底前实现重点旅游景区全覆盖,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景区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5、医疗健康服务业。

  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高端医疗、康复疗养和全民健康管理,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到2015年,完成未来几年我市三级综合性医院、三级专科医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划布局。到2017年,依托合肥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在肥所有医疗卫生资源,完成医疗、预防、保健等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到2020年,实现卫生资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和数量日趋合理,基本建成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体育健康产业,力争用5-8年时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健康产业集群。到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0.5%,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到2017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0.7%,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到2020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  %,从业人员达5万以上。

  (1)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所有困难人群。各级财政逐步提高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城镇职工年均工资、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和上年度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2)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建立健全以“120”为中心的全市医疗急救网络,将“120”急救资源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机整合,使城区内医疗急救服务半径缩短到3-5公里,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五县(市)分别在县级医院建立县“120”急救分中心,在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医疗急救分站,使医疗急救网络覆盖到每个乡镇。建设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整合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和医疗急救等公共卫生资源,全面提升我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3)强化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到2015年,全市80%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基础管理水平达到省级标准,各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市级以上规范要求,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服务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年达标率达100%。

  (4)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充分利用半汤温泉疗养院的温泉优势,加快健康体检、康复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开发半汤温泉旅游疗养胜地的“引爆点”。加快“医养结合”项目实施,推进第一人民医院老年护理中心建设,做好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房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引进国际一流医院或医疗投资集团来合肥投资新建或合作兴办高端医疗机构。在滨湖新区和北城区建设优质医疗园区,园区涵盖1所三级综合医院、1所三级肿瘤医院、1所三级妇产医院、1所三级口腔医院和1所医疗保障中心,其中在滨湖新区医疗园区的三级综合医院为国际医院。

  (5)培育体育健康产业集群。以“一核、九区、一圈”建设为引领,推进我市体育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其中,“一核”为城市核心区,以合肥体育中心、省(市)全民健身中心为依托,建设体育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培训、健康恢复、体育中介等产业。“九区”为9个体育健身休闲功能区,即肥东县元瞳马术运动健身休闲功能区、肥西县紫蓬山户外运动功能区、长丰县元一高尔夫健身商务度假功能区、庐江县水疗养身功能区、巢湖市体育健身休闲功能区、瑶海区体育健身休闲功能区、庐阳区田园生态运动休闲功能区、蜀山区大蜀山及森林公园运动养生山吧功能区和包河区体育健身休闲功能区。“一圈”为环巢湖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以巢湖为依托,按照“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的要求,打造环巢湖马拉松、自行车等精品赛事。

专栏5  现代服务业医疗健康产业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合肥医用放射线治疗中心、高端眼科医院、安徽半汤温泉疗养院、合肥国际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等项目。


  6、养老服务业。

  坚持保障基本,注重统筹发展,完善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壮大养老服务产业,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15年,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特定困难老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到2017年,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覆盖,居家养老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惠及老年人群。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具有合肥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5张,所有城市社区拥有符合标准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90%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一批富有创造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养老服务知名品牌。

  (1)统筹建立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应按照新建住宅小区每百户20-30平方米、已建成住宅小区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由所在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统一调配使用。养老服务设施未达标的,市、县(市)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应于2020年前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完善。在农村,应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人口聚集地、中心村等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2)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广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社区为纽带、企业和机构为主体、项目化运作为载体的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委托运营等形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或运营老年人供养、社区照料、老年食堂、老年活动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为老服务项目。结合“宽带城市、智慧合肥”建设,推进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支持企业和养老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

  (3)加强养老机构建设。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它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力度,民办养老机构服务实行市场自主定价。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示范性作用,重点为“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人员、低收入老人、失能失智老人和孤老优抚对象提供养老服务。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组改制。

  (4)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支持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建设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鼓励整合利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医疗卫生机构、文化教育单位等公共资源,增加为老服务功能,为农村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农村敬老院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支持农村敬老院向社会开放。建立城市支持农村的养老服务协作机制,鼓励城市资金、资产和资源投向农村养老服务。

  (5)推动医养融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护理院和医疗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医疗机构开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养老机构,享受与民办养老机构同等优惠政策。对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条件的,可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完善医保报销制度,解决老年人异地就医结算问题。鼓励老年人购买健康、长期护理、医疗伤害等人身保险产品。

  (6)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引导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优先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咨询等服务。支持企业开发生产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具和服务产品,引导商业服务设施设立老年用品专柜,引导和规范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开发老年人理财、租赁、保险等产品。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养老服务业生产(服务)基地。鼓励建设功能突出、特色鲜明、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休闲养生、特色医疗、科技服务养老基地。

  7、气象服务业。

  以提高预报准确率、提升预报预警服务能力为核心,建立预报产品精细化、气象服务无缝覆盖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到2015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20分钟发布,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5%以上。到2017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8%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30分钟发布,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0%以上。到2020年,天气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35分钟发布,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5%以上,形成观测自动化、预报精准化、服务均等化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

  (1)强化现代气象服务能力。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气象观测自动化系统,实现气象灾害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连续监测。完善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和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为公众提供准确、精细的气象服务产品。建设气象信息“”传播平台,提升气象信息大数据处理能力。建设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多灾种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开展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全社会参与的公共应急服务。建设合肥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城乡灾害性天气监测站网和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2)提升都市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建设现代都市设施农业气象示范试验基地,开展农业生态气象研究,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强化农业气象信息分析与诊断业务,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以及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和农业病虫害最佳防治期预报。加快现代农业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对肥西苗木花卉、长丰草莓等开展个性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为农业抗旱、水库蓄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提供有力保障。

  (3)大力发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建立气象与水务、交通、国土、环保、民政、电力、旅游等多部门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提升信息综合应用能力。与交通部门共建交通干线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开展交通气象监测信息发布和预报预警服务。与环保部门共建雾霾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城市雾霾天气应对和防控能力。与城市防洪部门共建城市积涝预报预警服务平台,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

  (4)提高巢湖生态与安全通航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开展巢湖蓝藻爆发气象条件潜势预警服务,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开展湿地生态小气候监测,提供巢湖湿地小气候效应及生态系统服务。推进环巢湖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和水上综合观测平台建设,增强巢湖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为巢湖防汛抗洪、水上交通安全、蓝藻监测预警、旅游发展、渔业生产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5)全面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科普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重要时机,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自救应对能力。建设合肥气象科普馆,全面普及气象科技知识。利用合肥气象网、气象科普网、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等手段,扩大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专栏6  现代服务业气象服务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多灾种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合肥气象科普馆、合肥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国家级都市设施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以及合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项目。


  (三)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

  1、服务外包产业。

  抢抓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机遇,坚持离岸外包与在岸外包相结合,主体培育与产业集聚相结合,按照“产城一体化、产业特色化、区域差异化”的原则,促进服务外包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把合肥建设成为中部一流、全国领先的服务外包中心城市。到2015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超过500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签约合同金额达到20亿美元。到2017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超过800家,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以上,签约合同金额达到25亿美元。到2020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000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以上,签约合同金额达到40亿美元。

  (1)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层次,重点发展软件与研发设计、金融后台服务、呼叫中心、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高附加值外包服务。积极推进国际研发服务外包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知识价值高、市场前景广、产业带动明显的服务外包特色领域。大力发展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发展与制造业联动的研发设计、采购与营销、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积极拓展离岸外包业务,紧盯欧美、日韩、港台等主要经济体国家(地区)发包市场,拓展以工程设计、工业设计为主的新兴市场,强化国际服务外包接包能力,形成在岸、离岸外包并举的发展格局。

  (2)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服务外包招商与制造业招商同步推进,及时跟踪掌握国外服务发包商的动态,充分利用全市现有各种招商服务平台,组建专业招商团队,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家为重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开展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园区招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共享中心等,着力引进一批龙头服务外包企业。

  (3)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优化服务外包园区布局,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服务外包集聚区。完善园区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增强园区聚集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模式,积极与国内外先进服务外包园区开展合作,共同建设运营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加快合肥“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基石工程”中部中心平台建设,有效整合和配置聚集区的公共技术服务资源,提供共性技术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服务等公共服务,促进产业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鼓励主城区利用楼宇发展服务外包。

专栏7  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中国呼叫中心之都、高新区动漫及服务外包基地、经开区南艳湖高科技产业基地、滨湖新区服务外包园区、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二期、瑶海物联网产业园等项目。

  2、电子商务。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产业联动、创新发展”的原则,依托产业优势,完善支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招大扶强,推动应用创新,实现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支撑体系、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逐步建成2-3个产业集中度高、带动力强、在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集聚区,使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成为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到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超过700亿元。到2017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额超过1000亿元。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零售总额超过1600亿元。

  (1)培育经营主体。支持基础好、潜力大、成长快的电子商务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合肥设立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分支机构,培育若干个有较强竞争力、在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围绕合肥家电、汽车、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整合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资源,创建若干个全国同行业领先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合政府、通信运营商、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资源,建设集网络监管、政策发布、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支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示范企业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市)区,认定一批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形成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园区)、示范企业引领发展的局面。

  (2)提升应用水平。推进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鼓励龙头企业以优化供应链为核心,加快制造业高端化进程。推进商贸业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店和网店的有机融合。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多部门联合通关服务综合试点。大力实施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鼓励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移动电子商务,支持建立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电商企业在便民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养老服务等领域扩大电子商务应用。

  (3)促进产业集聚。按照“产城一体、差异发展”的原则,支持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白马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商谷等建设,构筑集商品贸易、物流仓储、融资支持、研发创意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完善主城区公共服务配套,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楼宇经济。依托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创建互联网金融集聚区,促进金融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4)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发展,实现“光纤到户”全市域覆盖,重点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促进电信运营商与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合作,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大数据中心建设。优化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建设现代化、集约型电子商务专业快递、物流园区和配送基地,鼓励发展基于移动定位、物联网等技术的现代化快递、物流配送服务。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快递和物流配送企业、连锁超市和社区服务组织建立社区终端共同配送服务网络。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上产品分销、渠道管理、管理咨询、软件应用等电子商务服务业。支持构建安全、兼容、快捷的在线支付平台,支持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在线支付、电子票据、移动终端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业务,推动金融IC卡、“合肥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卡多用。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促进电子商务交易双方诚信交易。积极引导和扶持CA数字认证,规范电子认证服务,推广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的应用。

  (5)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促进电子商务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与统筹协调。制定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政策和规范网络经营行为相关管理办法,建设市网络交易监管服务系统。制定网络(电子)发票管理暂行办法及标准规范,积极探索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网络(电子)发票的试点工作。建立电子商务统计体系、监测分析制度和目标考核机制。

专栏8    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合肥)动漫创意电子商务产业园、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滨湖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合肥华南城电子商务园、安徽白马电子商务产业园、巢湖经开区安徽电商谷等项目。

  3、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通过扶持重点领域、培育骨干企业等途径,不断丰富和壮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到2015年,我市双软认定企业超过700家,拥有3-5家具有较强带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建成特色明显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核心集聚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到2017年,双软认定企业数量超过1200家,拥有5-10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达到国内一流软件城市水平,在智能语音、物联网、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到2020年,双软认定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从业人员突破30万,拥有1-2家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2100亿元。

  (1)加快推进软件开发和应用。以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支持美亚光电、巨一自动化、工大高科等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促进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物流、管理环节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强化继远软件、科大立安、皖通科技、三立自动化等企业在电力、公共安全、交通、水利等行业应用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鼓励四创电子、科力信息、安徽浪潮等企业在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教育、卫生、金融等方面应用开发中寻求突破。

  (2)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大力发展涵盖信息传输、数据内容和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业。以国家级动漫产业园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为载体,积极引导国内外企业在合肥共同研发原创数字内容产品、动漫游戏、3G网络游戏,培育网络游戏产业新的经营模式和服务业态,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发行运营平台。依托龙讯半导体、同智机电、华恒电子等企业,围绕家电、汽车、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消费电子等产业对MCU芯片、IGBT器件、智能功率模块的需求,引导本地企业设计芯片产品,提高集成电路本地化配套率。

  (3)加快语音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部省院市合作机制的优势,加快推进语音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具有语音交互功能的电视、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车载终端、语音教学考试平台等研发产业化项目,以“百亿企业、千亿园区、千亿产业”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政策配套、示范应用等途径,打造中国(合肥)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重点推进汽车、家电、呼叫中心、教育等领域的语音应用服务平台建设,吸引20-30个语音研发中心或生产线项目落户语音产业园。

  (4)推进行业应用。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生产领域的带动作用,在家电、交通、物流、制造等行业形成领先的服务产品。有效发挥移动互联网对生活领域的提升作用,深化面向餐饮、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等应用,重点发展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移动阅读、移动资讯、移动搜索、移动位置等服务。推动移动互联网在教育、交通、公共安全、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提升移动教育、移动办公等应用水平。

  4、物联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逐步实现物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到2015年,建立完备的物联网行业细分、认定、评价体系,突破若干物联网技术关键环节,推广10-20个示范作用显著的物联网项目,培育5-10家产值过亿元的物联网企业,物联网产业年产值突破80亿元。到2017年,在物联网示范应用、核心产业、关键技术、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将合肥打造成中部一流的综合性物联网技术应用城市,初步形成年产值150亿元的物联网产业群。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年产值超300亿元,物联网技术融入城市运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将合肥打造成产业化应用好、专业化能力强、市场化程度高、辐射带动面广的物联网经济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

  (1)推动物联网广泛应用。

  面向重点领域,先期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交通、环保、水利、医疗、安保、家居、园区等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物联网的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市场环境,培育完整的市场应用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建设国家和省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在示范先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应用推广。

    ——建设工业、农业、物流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工程。以提升工业和农业生产运行效率、改善管理精细程度为目的,依托朗坤物联网、易商数码、金星机电等企业,推动物联网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创新。重点在工业生产流程监测与农业精细化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领域开展示范,并逐步向采购、生产、管理、仓储、物流和销售等环节扩展,加快建设工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建设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水利等物联网示范工程。依托南瑞继远、科力信息、三立自动化等企业,围绕电网智能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环境监测保护、水情水文水质监测等方面,大力建设电力、交通、环保和水利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建设智慧医疗、公共安全、智能家居等物联网示范工程。依托四创电子、工大高科、创世科技等企业,以物联网及“三网融合”应用为突破口,积极建设医疗、安保、家居和园区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2)重点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

  ——传感网络节点(传感器)。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东芯通信、菲特科技、国晶微电子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在通信芯片上的技术优势,通过新材料、新原理、新结构的研发,以低功耗、小型化、高性能为目标,推进芯片系统设计、生产、封装和测试技术进步,积极开发具有我市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传感器。

  ——网络架构和信息处理系统。针对我市智能电力、智能交通、智能农业等成熟的行业应用领域,重点发展相应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基础性软件。针对多网融合等需求,加大应用管理、服务软件、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力度,大力推动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

  ——物联网系统安全与认证体系。重点研究对应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措施与标准,规范整合我市已有的传感节点、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使用密码、电子密钥、中间件安全架构等安全措施,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专栏9  现代服务业物联网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智慧合肥”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合肥市物联网政务平台、新型物联网通信网络、物联网软件中间件研发、皖通科技车联网信息采集平台、朗坤物联网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森力电子智能车联网信息化服务系统、维天运通路歌管车宝系统等项目。

  5、文化产业。

  构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龙头企业为骨干、产业基地为载体、重大项目为支撑,结构合理、整体协调的文化产业格局,将合肥打造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文化资源聚集中心、文化产品生产流通中心、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中心和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015年达到8%左右,2017年达到10%左右,2020年达到12%左右,文化产业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

  (1)壮大产业体量。数字出版产业。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合肥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内容+平台+终端”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强化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内容制作与加工、数字阅读终端设计与制造业,打造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动漫游戏产业。围绕国家级动漫和服务外包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国内外动漫企业与本地企业、电视芯片厂商合作,共同开发和运营在线、离线视频游戏。提升动漫渲染等共性技术,加强动漫企业技术装备支撑。支持合肥广播电视台开设动漫频道,推动传媒企业与动漫游戏企业合作发展。广播影视产业。围绕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延伸影视产业链,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影视企业、影视领域投资机构等各类主体,推动广播影视产业集群发展。创意设计产业。通过引进和培育,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媒体创意、生活创意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创意的产品转化率。

  (2)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高新技术在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推进传统文化产业在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传播力。促进院线经营、文化旅游、票务销售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标准化。加强仿真雕刻技术、仿古处理技术、工艺品模型制作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石雕、木雕、砖雕等合肥特色工艺品业中的应用。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金融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一核两环三区多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智能语音、创意设计)发展核,重点发展巢湖特色文化体验环和外围生态文化旅游环,逐步建立包河数字影视产业功能区、蜀山电子商务产业功能区、庐阳文化休闲功能区,在有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县(市)区布局若干重要的增长点,推动合肥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4)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出台合肥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重点发展以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制作、智能语音等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施园区间的战略联盟,以集约化经营和规范化发展策略,带动相关产业及其后续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加快建设开放、快捷、专业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面向创新的公共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和技术人才储备交流平台,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信息资源、中介服务,降低园区文化创意企业的创业和运营成本,放大集聚和规模效应。

专栏10    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类重点项目

重点推进国家广电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滨湖文化综合体项目、中设创意产业园、包公故里生态文化园、巢湖市巢父生态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二期工程、铭传文化生态园建设。

 

  四、空间布局

  根据我市“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整合空间资源和发展要素,实施“提升中心城区、拓展南北两翼、推动东进西出”战略,积极构筑“一核引领、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一)一核引领。

  主城区为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以发展金融、商贸、中介、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着力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加快商贸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医疗服务、家居养老等行业,不断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引领全市乃至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多区联动。

  综合区域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轨道交通和商圈格局等各种因素,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的整体规划。未来几年,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高端服务业要素集聚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发展,逐步形成若干个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三)集聚区规划布局。

  1、旅游集聚区。

  (1)三河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集聚区。利用肥西三河古镇自然人文优势,开展特色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万年禅寺二期工程,启动郑善甫故居修复工程。建设花灯馆、碑石园、根雕馆、奇石馆,开发游客互动项目,向游客提供农耕、农家生活体验。充分利用三河清平十里葡萄长廊、万亩荷塘和广阔巢湖水面等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古镇文化游、乡村游、生态游,打造三汊河生态湿地景观带,延伸三河旅游产业链条。

  (2)庐江旅游休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按照合肥南部副中心的定位,在规划、建设和发展上与主城区实现等高对接。利用庐江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合肥南部商贸物流副中心。以汤池温泉旅游开发为龙头,建设庐江南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全面开发庐城人文旅游,大力推进冶父山、环巢湖等旅游休闲产业发展。

  (3)中庙旅游休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巢湖优势,打造大型旅游实景演出,发展游艇俱乐部、高级养生度假酒店以及画廊、酒吧、茶吧、餐饮、教育培训机构等休闲度假行业。以度假旅游为重点,建设中庙特色商业街区。

  (4)巢湖半汤旅游休闲服务业集聚区。依托巢湖半汤温泉优势,以温泉洗浴为中心,充分利用巢湖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引进多种服务业态,规划发展集旅游、度假、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物流集聚区。

  (5)肥东撮镇商贸物流开发区。依托合肥裕隆农机大市场、华东国际建材中心等市场,建立建材、农产品、机械钢铁等交易中心,形成区域物资转运中心。依托安徽商贸物流开发区和普洛斯物流园、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物流快递企业,打造电子商务快递中心,形成区域电子商务快递中心。依托建华生态湿地荷花园等文化示范园,大力发展各类休闲文化产业,加快华盛大运城五星级洲际酒店、东方早城等一批商业地产建设,形成区域休闲人居中心。

  (6)巢湖港口物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依托裕溪河东岸、裕溪路以南的仓储物流基础,建设占地规模千亩的现代仓储物流基地。发挥裕溪河上下游各作业港口的优势条件,规划发展集仓储、加工、包装、运输、配送、保管、商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7)大兴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以中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国际物流园项目为基础,重点扶持合肥春天物流地块升级改造(商业综合体)、海尔智慧城、保利•东郡自持商业地块等项目建设,打造功能齐备的物流业集聚区。

  (8)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结合机场规划和航空业发展需求,着力发展与航空企业相配套的服务业,建设航空偏好性总部经济及高端商务业基地,注重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保税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临空型综合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空港物流基地,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打造临空经济区现代物流产业基地。

  3、金融集聚区。

  (9)北一环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业集聚区。以财富广场为龙头,大力发展北一环沿线商务楼宇经济。在现有西门子、汇丰银行、中荷人寿、华夏银行、阳光保险集团、九江银行、中信证券等多家企业总部的基础上,积极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和研发、金融、信息咨询等商务服务机构落户,加快形成总部经济和金融业集聚区。

  (10)滨湖金融后台及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依托滨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加大对金融和金融服务机构的招商力度,重点吸纳银行、证券、信托、金融保险、投资机构、投融资中介、担保等金融服务业和法律、会计、审计、评估等高端中介服务业,依托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和世纪金源商业中心,建设滨湖金融后台及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

  4、商贸流通集聚区。

  (11)华南城商贸集聚区。推进合肥华南城建设,形成集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配送、综合商业、电子商务、会议展览、生活配套、综合物业管理等七大核心模块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市场群。

  (12)北部新城服务业集聚区。以宝湾物流、润恒物流、园鑫医药物流园等为载体,构建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区。以北城世纪城、恒大帝景、恒大北城城市综合体、中环城、合众健康谷等大型商业开发项目为支撑,形成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3)站前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以胜利路为轴线,结合明光路老火车站改造和安徽大市场、信地城市广场三期项目,发挥以元一购物广场、胜利广场、站前路服装市场为重要接点的“三点一线”商贸集聚效应,形成广场文化与购物休闲有机融合的服务业集聚区。

  (14)中央商务区。在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和北一环围合范围的老城区,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在提升现有商务业态的基础上,着力汇集金融、商贸、中介、文化创意、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集聚辐射力,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

  (15)环天鹅湖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各类企业总部、研发、财务、中介、咨询等机构,建成若干商业综合体,打造环天鹅湖商务楼宇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利用天鹅湖、安徽省博物馆、合肥奥体中心等环境、人文和体育资源,形成新的旅游休闲景区。

  (16)蜀山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区。以电子商务为主线,构建包括电子商务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支撑项目在内的产业集群。重点引进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建立网上商城,培育一批B2B、B2C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建立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引进电子商务基础服务、信息服务、认证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电子商务关联服务企业,打造国内一流的电子商务产业园。

  (17)马鞍山路服务业集聚区。在马鞍山路沿线及与之相交的街道,实施小地块改造、城中村改造、“旧楼宇更新”和工业楼宇业态调整,实现街面美化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楼宇经济和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建设全新的服务业集聚区。

  (18)高铁南站服务业集聚区。以零售业态和高附加值批发市场为主,在高铁南站核心区域建设商业、酒店、餐饮、文化、娱乐、金融、办公等服务设施,形成商业副中心。

  (19)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服务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会展层次和水平,形成区域性重要的会展服务业集聚区。整合招投标中心市场、文化知识产权市场、环境能源市场、农村产权市场、金融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打造国内创新要素交易大市场。

  (20)平板产业集群服务业集聚区。围绕平板显示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陶冲湖公园良好的区位和生态优势,以合肥京商国际商贸城为引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产业特色明显,集商务、研发、教育、休闲于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区。

  (21)王嘴湖服务业集聚区。以砂之船(合肥)艺术商业广场为依托,着力打造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十字金街、罗马街等特色项目,形成以国际国内名品服饰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主要经营业态的服务业聚集区。

  5、文化创意集聚区。

  (22)高新区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动漫产业基地及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内的载体建设,完善周边金融、学校、医院、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打造中国最大的动漫图书基地、动漫产权交易集散地。不断丰富各类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服务外包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专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增强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功能。

  (23)柏堰湖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推进中航工业合肥文化创意产业园及城市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造三大板块:中航工业航空飞行娱乐中心、航空飞行器仿真民用研发平台和现代影视艺术(含动漫)作品创作、经典影视作品3D制作、经典影视作品模拟体验及演艺中心,力争成为安徽省最大的3D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品交易中心。

  (24)磨店职业教育服务业集聚区。坚持“政府统筹、市场导向、校企结合、办学自主”的原则,大力吸引国内外高等、中等职业院校进驻磨店职教城,将其打造为集学历教育、实习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以服务合肥经济圈的家电、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为主,同时面向长三角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

  6、海关特殊监管区。

  (25)综合保税区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推动合肥综合保税区建设,围绕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参与现代国际物流分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保税仓储、商品展示展销等,推动合肥乃至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努力打造资源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

  (26)出口加工区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以提高市场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为着力点,加强出口加工区进出口平台功能建设,实现大港口、大物流、大型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业互动发展,形成集货代、结汇、委托设计、研发、风险投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各领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制定相关行业政策。各县(市)区、开发区要成立相应协调推进机构,落实配套政策,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

  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协会建设,逐步建立较为齐全的现代服务业行业协会体系。

  3、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指标、统计体系和统计分析制度,研究制定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考核奖惩办法。把规划任务和目标落实到年度计划中,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跟踪推进。

  (二)政策扶持。

  1、加大投融资扶持力度。整合全市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资金,不断扩大资金规模,调整优化投入方式,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改进政府参与方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现代服务业领域。

  2、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金融、物流、商贸、文化、旅游、会展与商务等服务领域利用外资的步伐,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紧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引进基地型、龙头型、科技型等大型服务业外资项目,重点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和营销中心、区域性采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鼓励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支持本土服务企业在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三)项目带动。

  1、注重规划生成项目。编制和实施好现代服务业各产业专项规划,通过规划推动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

  2、建立项目储备机制。完善现代服务业项目策划生成机制,加快储备一批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3、培育壮大项目主体。突破所有制、领域、行业的界限,整合资源,以名牌、名店和上市公司为龙头,通过合资、联合、并购等方式,实行连锁和集团化经营,形成推动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载体。

  (四)要素保障。

  1、用地保障。加强现代服务业用地的规划、储备和供应工作,适度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控制范围和预留空间。提高现代服务业规划用地权重和标准,在安排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时实行适度倾斜。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迁出后,退出的土地原则上用于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确定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不得改作他用。支持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资源兴办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2、水、气、电保障。对列入国家鼓励类服务业企业的用水、用气价格比照工业企业价格标准执行,逐步缩小商业照明用电与普通工业用电价格差别。

  3、人才保障。形成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障机制,建立高端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库,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企业家,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服务业人才交流中心和集聚中心。

  (五)优化环境。

  1、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现代服务业项目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后监管。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全服务业信息发布制度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保护力度,依法打击侵权、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2、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各行业管理系统,加快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企业、个人信用管理办法,逐步完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促进全市社会信用管理规范化。加大诚实守信宣传力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