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转型升级激发内生动力 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30.08.2014  07:53

  庐江县坚持走转型升级之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新跨越。今年上半年,该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县域发展前列。

  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源于转型升级后的内生动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是庐江工业提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位于庐江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恒泰动力公司,曾是一家濒临破产的活塞厂,后改制成现代化的高新企业。如今全国80%的小马力风冷活塞产自这里。截至今年7月,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3.2亿元。立足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庐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该县拥有全国最大的地下铁矿,年开原矿480万吨,产值达26.3亿元。目前,全县所有的矿山都做到废弃水的循环利用,选矿后的废弃物做成砖头变废为宝。

  作为双季稻主产区,该县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去年成为全国2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今年3月,庐江台创园又获批安徽合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台创园规划总面积达10万亩,总投资20亿元。目前,园内初步形成优质稻米、生物种业、果蔬种植、苗木花卉、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

  在人们的印象里,庐江一直是传统农业大县,为何能在短短数年内实现了向农业强县的蝶变?县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坚持把现代农业列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台创园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才能让农民种地有‘钱途’。

  庐江距合肥市区仅1小时车程,省城“副中心”的定位已现雏形。走进庐江县城,蓝天、白云、青山、高楼,给人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座宜居的城市。目前,该县积极开发环巢湖旅游资源,创新提升开湖节、葡萄节和温泉养生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今年有望接待游客3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亿元。

  “民生工程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必须把发展成果转化到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上。结合县里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致力打造省城的后花园。 ”县委负责人介绍说。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25.0亿元、117.3亿元和11.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0%、25.0%和14.2%,增幅均高于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