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阜阳发生电信网络诈骗2586起

18.03.2016  10:16
摘要 2014年和2015年阜阳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586起,共损失6837万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呈高发态势。阜阳市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各有关单位将集中专业力量,上下联动,精准打击,切实维护全市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中安在线讯 据阜阳新闻网报道,生活中,不少人可能都曾接到一些“奇怪”的电话、短信或QQ留言。这些信息中,有人冒充你的领导、同学、亲友,有的则以退税、中奖为名,这就是典型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

  颍州晚报记者从阜阳市公安局获悉,2014年和2015年全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586起,共损失6837万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呈高发态势。

  为此,阜阳市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各有关单位将集中专业力量,上下联动,精准打击,切实维护全市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2015年7月15日,阜阳经济开发区某酒店财务会计徐某正准备下班,QQ上发来一条陌生人消息。

  该陌生人自称是酒店陈老板,告诉徐某因以前使用的QQ号被盗,他刚刚申请了一个新的QQ号。徐某对“陈老板”的话深信不疑。

  第二天,“陈老板”称自己新签了一份合同,公司要先支付部分合同款。徐会计两次共向指定账号打入47万元。中午下班时,徐会计接到公司老板打来的电话,才知道自己被骗。

  据市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最初的形式是打电话、发短信,用“猜猜我是谁”或要求打款的方式实施诈骗,单笔案值较小。

  2010年前后,发展出VOIP网络电话诈骗、盗取QQ号诈骗、网购诈骗等形式。

  2013年以后,各类诈骗手段升级越来越快,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变种。

  据不完全统计,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五花八门,或冒充公检法,远程操控VOIP网络电话,或远程操控木马程序、钓鱼网站、微信、短信群发器等。目前犯罪类型高达48种。

  特别是2014年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接连出现了微信诈骗、手机短信钓鱼、基金诈骗等,迷惑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市民防不胜防。

  近日,市公安局公布的一组数据,足以说明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问题的严重性。

  据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和2015年,全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586起,其中2014年发生1064起,2015年发生1522起,增长率高达43%。

  与传统的案件单笔案值相比,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更具“杀伤力”。

  据统计,因为电信网络诈骗,2014年全市共损失金额2830.4万元,2015年达到4007余万元。其中,单笔案值达百万元以上的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案件发生4起,颍州、颍泉、临泉、颍上各1起。

  2014年3月,颍泉居民刘某一次被骗走360余万元;2015年1月,临泉居民高某被骗351万元,这两起案件创下阜阳市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单笔损失的纪录。

  “近年来,全市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发案上升速度最快的一类犯罪活动。”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诈骗之所以能成功,多是信息源相对准确,让受害者深信不疑。”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一些市民刚买了私家车,不到24小时就收到所谓的“税务局”发来的“购车退税补贴”诈骗短信。犯罪分子事先大量搜集市民个人信息,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剧本”。

  民警发现,近年来犯罪分子的空间跨度持续扩大,境内外勾连更加紧密,不少境内地域性职业诈骗犯罪团伙,有将部分作案环节向境外转移的趋势。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从事这一犯罪的群体通常以宗族、血缘、亲友关系为纽带,由一个团伙完成全部流程。

  近期,此类犯罪的作案环节已经由一体性、家族性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收集公民信息、编写软件程序、发送虚假信息、实施远程操控、转账分解赃款等一条龙的黑色产业链。

  “目前,我市尚未发现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危人群,是主要的受害地。”该负责人表示。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已引起阜阳市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各级公安机关开展了多轮打击治理、防范宣传、防控拦截专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015年3月14日,太和县城关镇的范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太和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他说范女士的弟弟范强(化名)可以从财政局申领一笔2680元的残疾补助款。

  由于对方准确地说出了范女士和弟弟的名字、年龄、住址、伤残级别及残疾证编码,所以她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就这样,范女士将卡里近20万元转给了骗子。

  太和警方历时2个多月,辗转安徽、陕西、福建等地,打掉这个特大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他们打着财政补贴的幌子,专门针对残疾人及其亲属实施电信诈骗,涉案案值高达185万元。

  据统计,2015年,阜阳市公安机关共移送检察院起诉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14人,破获案件73起。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依托“电话防欺骗语音平台”回访电话1942个,成功堵截诈骗金额317.7万元。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主要是指犯罪分子借助电话、短信、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通过远程、非接触的方式,诱使被害人给犯罪分子汇款、转账,或秘密窃取被害人银行账户资金的违法犯罪行为。

  近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召开。会议研究通过了阜阳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成员组成、工作职责。

  阜阳市公安、宣传、银行、通信部门将集中专业力量,上下联动,精准打击,全力打赢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歼灭战,切实维护全市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为全市社会大局稳定和群众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