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学院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14.07.2016  01:38

7月11日下午,阜阳师范学院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西湖校区主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该院党委副书记胡恩彪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李健,院办公室主任盛鹏,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茂涛,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檀竹茂,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旭阳,武装部部长、保卫处处长刘克思,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成俭,教务处副处长、评建办副主任丁超,科研处副处长张丙开,院团委书记张建、副书记任竹良主席台就座,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各学院团总负责人、300余名“三下乡”重点团队志愿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张建主持。

启动仪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张建首先介绍了该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筹备情况。胡恩彪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团队“阜阳师范学院赴阜南县王家坝镇国情社情观察团” 代表、院学生会主席王军授旗;校级重点团队队旗进场,护旗手们步伐坚定,气宇轩昂,现场红旗招展,气氛热烈;接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代表、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会主席李红蕊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过去社会实践经历,激发了志愿者们的热情;院学生会主席王军带领全体志愿者进行庄严宣誓,领导老师共同见证。

胡恩彪在仪式上讲话,他首先表达了对有关部门和老师的衷心感谢,对即将展开实践活动的志愿者们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充分肯定了该院“三下乡”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放飞青春的梦想舞台,是贯彻党的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同学们实践活动中磨砺了意志,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做出了贡献。对于即将开展的活动他提出希望:脚踏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农村、基层是大学生锻炼成才的广阔天地。大学生要接地气,干实事,走基层,希望把实践活动当作检验理论、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勇于作为,潜心为人民服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当代大学生承载报国之情、践行报国之志,检验理论知识、提升能力水平的最好途径,也是有作为、能作为青年的“标签”。希望同学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搞花架子,不做虚文章,真正以饱满的热情走进厂矿,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深入群众,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力所能及地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砥砺品质,传播正能量。希望大学生志愿者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常怀善念、常行善举,知行合一、善做善成,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增添崇德向善的青春正能量;精心组织,强化安全保障。他特别强调,今年安徽大部出现汛期,各单位务必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预防措施,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据悉,今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经过广泛宣传,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志愿服务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专业学习和就业创业相结合,在各院认真选拔、团委组织审核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国、省级、校级、院级和班级团支部项目团队,以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美丽中国实践等为重点内容,扎实开展红色教育、走访调研、志愿服务、扶贫支教等活动。全校层面共确定21支校级重点团队,177支院级重点团队,其中“阜阳师范学院赴阜南县王家坝镇国情社情观察团”申报国家级重点团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铭记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鉴于今年安徽沿江、沿淮出现的洪涝灾害和台风等影响,根据省教育厅等有关文件精神,出于安全考虑,该院部分团队将延期开展活动。 (柏陈城 郭钰莹 特约通讯员:高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