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30.01.2016  15:06

黄山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加快推进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划等。通过近三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紧紧围绕当地现代服务(旅游)业和新兴产业技能型人才需求,重点建设旅游专业。

结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内容,学校现代服务(旅游)专业重点建设酒店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中餐烹饪、计算机(商务营销方向)四个专业,根据黄山市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城市和安徽省建设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的需求,学校重点建设的四个重点专业都是直接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根据黄山市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制订品牌专业方案,到2015年底,酒店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专业已建设成安徽省重点专业,中餐烹饪、计算机应用(商务营销方向)专业已建设成黄山市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学校做到专业方向明确、定位准确、目标具体,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实训室建设为支撑,以产学研结合为助力,将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成品牌专业。按照《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设置意见》为指导建设精品课程,目前四个重点专业已经完成三个省级精品课程,四个市级精品课程。

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丰富重点专业建设内容,如:重点建设专业校内网络学习平台已经构建,每个重点专业都开发了5—8个校本教材,总结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庄里模式”和“行知模式”。

以稳定职业教育规模、丰富职业教育内涵、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内容,加快推进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在实施中职教育改革创新的试点工作过程中,职业教育紧扣“依托黄山办学校,围绕旅游做文章”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2012年黄山旅游管理牵头组建了安徽旅游职教集团,成功组织了2013和2014两届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年会,推进旅游职业教育“校校联合、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进程。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内容。多个学校在茶艺表演课程的基础上,开设茶叶生产与营销课程,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学员由应届初中毕业生发展到茶叶和当地土特产的营销人、经纪人。教学内容涉及猴魁茶品质的柿大茶苗的栽培与管理、太平猴魁及黄山毛峰的制作与保管、茶叶与土特产的营销策略与实践、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的管理等课程。每年可为当地培养50名茶叶和土特产生产与销售的技能型人才。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由2012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90%。在重视教师个人的培训意向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研修平台,尽可能满足教师合理的培训需求。鼓励和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际交流、国家和省级培训;建立教师 “名师工作室”;选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建设。师资培养、管理、考核机制基本形成,每年进行“优秀教师”、“专业带头人” “教坛之星”的动态评选和表彰,改革分配制度,业绩和待遇挂钩。借助数字化行政管理平台,建立涵盖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等指标在内的考核体系。根据年度师资培训任务,2013—2015三年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12次,每年利用暑假组织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要求专职教师参加职业技能考试。教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率达95%,专职教师企业挂职率达80%,专业教师职业资格持证率达100%,职业资格提高率60%,“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列达90%。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核心,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构建具有黄山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德育为先,能力为本”,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探索新载体、新途径和新方法,使教育过程与育人过程紧密结合,将中职学校建设成师生身心愉悦的成长乐园。学校德育工作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具有旅游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按照职业学校的共性和学校发展旅游教育的特点,学校明确德育工作导向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为:遵纪守法、文明时尚、爱岗敬业、人物和谐。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将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作为德育和政治思想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认真开展普法教育贯彻“两法”、“两例”。从文明道德层面,要做一个讲文明有道德的公民,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并努力去创造新的生活。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旅游职业教育为特色、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旅游专业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情趣,领略自然的潜能,发现自然的灵感,因为享受大自然是美是一切旅游活动根本动力。学校在氛围的营造,环境的建设,设施的布置上都突出旅游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还需活动为载体。学校注重发挥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实践实训、顶岗实习、组织管理、后勤服务等活动的 “育人”功能,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系统性,将思想教育、技能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娱乐合理安排,将校内校外有机结合。

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加快了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为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全市各职业学校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通过国培、省培和校培等方式,提高了专业教师比率和专业技能等级,获取了原来没有的职业资格,如花卉栽培工、蔬菜园艺工,果品园艺工、茶叶园艺工、桑叶园艺工,菌类园艺工、草坪建植工、工艺品雕刻工、装饰美工等,尽力满足培训需要。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根据当地经济产业特点,发挥旅游专业优势重点开展“农家乐”经营户进行岗前岗中培训,蔬菜、花卉、茶叶、苗木、菌类、草坪栽培技术培训,家庭养殖技术培训,旅游工艺品加工技术培训等。多个学校为区县旅委、农委等部门每年组织的“农家乐”餐饮和服务技能比赛提供主要技术支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按照黄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学校坚持做大做优做强旅游专业,坚持校企育人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全心全意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流的保障环境,争创一流的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既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全市职业教育建立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途径。力争做到课堂教学企业化,企业实训教学化,“委托培养”、“订单教学”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酒店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导游服务专业毕业生50%以上首次推荐在实习单位,计算机(市场营销方向)专业基本做到专业对口就业。

全市整合招生、就业和职业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资源,集中力量研究解决职业教育三个不同阶段问题,打造坚实的职业指导团队。建立就业事成信息体系,挖掘原有市场潜力,开拓新的市场资源,构建全方位覆盖、立体化渗入的信息传递体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手段,力争实现学生不出校园即可网罗全面对口招聘信息和相关行业政策指导。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社会评价反馈调研机制的强化,通过用人单位、校友、应届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调查调研和反馈,进一步了解就业市场、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意识和现状。在丰富和完善原有常规工作的同时拓展工作内涵,打造专业化、全程化、立体化、信息化的职业指导体系,实现职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发展、品牌发展、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特邀通讯员: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