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以“无校籍管理”改革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

26.09.2016  14:09

      2016年以来,亳州市以深化“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为抓手,多举措贯彻落实省、市两级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努力开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

      出台配套办法,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提供政策支撑。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工作部署,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了《亳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从师德师风建设、编制人事管理、职称岗位管理、教师培养培训、教师待遇保障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工作目标和举措,为优化乡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提供政策支撑。

      开展调查研究,为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提供理论依据。亳州市将《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的思考与建议》纳入市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并把“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亳州市教育局分期分批组织专人到各县区教育部门和一线教师中就城乡教师交流问题开展调研,为政府科学决策,探索建立城乡教师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提供第一手信息。通过为期半年的调查,摸清了全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形成了调研课题成果报告,对城乡教师常态化互动交流工作提出基本对策与建议:要在“留住”上做文章,稳定乡村乡镇教师队伍;要在“引进”上做文章,扩充乡村优秀教师资源;要在“互动”上做文章,做好城乡教师交流工作;要在“氛围”上做文章,形成交流互动长效机制。

      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亳州市将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纳入政府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在全市所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在职在编教师中实施“无校籍管理”,促进教师从“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促进发展、统筹兼顾、科学有序、竞争上岗”为原则,兼顾学校岗位和人员结构、学校个性发展与优质均衡、全局需要与个人意愿,优化教师结构,逐步完善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制度,促进全市教师合理流动。轮岗交流分为学区内轮岗交流和跨学区轮岗交流,具体的轮岗交流办法由各县区根据实际制定并实施。轮岗交流安排在暑期进行,原则上于8月中旬完成轮岗交流工作。凡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教师,必须纳入轮岗交流范围。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教师轮岗交流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轮岗交流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加强督查调度,坚持跟踪问效与解决问题并举。市政府根据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坚持每月通报改革进度。各县区政府均成立了由政府负责同志任组长及相关部门参与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县区教育局成立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制定配套办法,人社、编办等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推进“无校籍管理”改革。

      5月份,亳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区落实《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情况进行督导,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县区政府,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7月22日,亳州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工作调度会,听取各县区此项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副市长崔唯航要求各地增强动力,克服困难,以“六个强化”加快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工作。强化组织保障,坚持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亲自抓、主动抓、抓到位;强化纪律保障,对组织不力或推诿扯皮阻碍工作开展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强化协调保障,形成合力,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强化舆论保障,利用各类宣传平台,积极引导有关学校、教职员工及社会各界理解支持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强化稳定保障,精心组织,审慎操作,稳步推进,及时消除不良情绪,确保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强化时间保障,确保8月底前排出名单,报人事、编制部门备案,务必于9月1日前完成年度教师交流任务。8月9日,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延安专题听取“无校籍管理”工作汇报,要求按照序时进度切实做好此项改革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目前,亳州市各县区教师“无校籍管理”工作推进有序,初显成效。按照无校籍管理要求,全市2016年暑期拟交流教师2480人,8月中旬已完成交流2449人;农村教师通过考试选调进城378人,公开引进市外、县外教师384人,“三区”人才教师支教135人,“三支一扶”支教教师72人。

      谯城区充分发挥主城区首位度作用,“无校籍管理”改革走在了各县区前面。在推进校长任期交流轮岗方面,区委教育工委按照校长人岗相适原则,结合学校领导班子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和工作经历等因素,拟定了全区校长交流轮岗对象名单。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8月23日一次性交流调配区直和中心学校校长36名,合并10个乡镇的中心中小学,14位校长年满55周岁转任专职督学。亳州市委、谯城区委还交流或提拔了亳州二中、三中、五中和大寺中学校长。下一步还将对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中心校副校长和村小校长进行交流轮岗。在落实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方面,2016年全区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中小学教师有5630人,按比例应交流轮岗563人。各中心校正在有序调配教师,交流轮岗教师名单于9月5日报区教育局汇总。目前,全区已落实选调教师进城交流轮岗104人,跨乡镇、学校调动交流教师89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20人。补充教师468人,其中新任教师151人、“特岗教师”147人、引进区外优秀中小学教师170人。谯城区此次校长、教师交流力度大、范围广,反响强烈,体现了市、区两级政府科学用人的导向,是“无校籍管理”改革的生动实践。

      亳州市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工作,将其与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相结合,建立城乡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建优建强乡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亳州“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作出新贡献!(特约通讯员:张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