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强力推进“三大工程” 筑起校舍安全屏障

27.11.2015  10:22

岳西县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是党和政府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最大限度发挥校舍维修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是实现这一承诺的根本保证。该县紧紧抓住契机,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多错并举,齐心协力,强力实施、逐步推进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好评。该县高度重视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将其作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德政工程实施,不断向前推进。

科学决策“民心工程”,全面落实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成立组织、建章立制。 成立岳西县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岳西县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工作制度》,出台《关于印发岳西县中小学校舍维修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工程路线图。同时,所有工程都建立并实行了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和资金报帐制。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合作,最大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加强宣传、深入民心。 该县制订宣传方案,深入全县师生和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日常宣传尤其是宣传月活动。各校利用班会、黑板报、校园网站向学生并通过学生向其家长、向社会宣传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工程重大意义,争取全社会支持、配合,进一步让校舍维修改造这一惠民工程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加强管理、严格验收。 严格实行以县为主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严把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竣工决算编制和竣工决算审计制度。

科学认知“阳光工程”,规范实施、强力推进“精准”维修工程。 虽然该县校舍维修点多面广,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实施这项民生工程使命光荣。 全面规划、加强监管。 县领导小组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召开全县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建设务虚会、工程推进会,因地制宜,为校舍维修量身打造工作流程,从立项设计、招投标到施工、监理、验收,制定科学规范、时效最优的路线图。及时与各项目校签订《校安维修工程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中心学校成立工程工作小组,抽调责任心强、作风正派、有管理经验的工作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专门负责校舍维修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督,确保施工安全。 坚持标准、统筹推进。 严把招标合同关、材料质检关、验收审计关、资金拨付关,规范建设程序,夯实过程管理,充分发挥了建设项目社会效益。每项工程确定竣工节点、倒排工期,量化出每一天的工程进度。全部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队员实施维修工程、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工程实施专业水准。这是全县校舍维修工程实施的一贯标准。该县工程领导小组要求各项目学校驻工地代表把项目经理、监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到位情况,以及主材检验情况、质检情况、天气情况等详细记入施工日志。监理人员现场见证材料的取样送检,监督工序与工艺流程是否规范、砂浆配比是否符合要求。 确保安全、严格验收。 制定严格的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严格隔离教学区和施工区,设置警示标志、绕行标志等。加强师生安全教育,严防安全事故发生。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验收人员和负责人必须在验收结论上签字,永久保存,终身负责。未经验收的校舍不得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校舍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管好资金、专款专用。 为加强校舍维修项目资金管理,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根据《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县财政局、教育局制定《岳西县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全县校舍维修项目资金设立专户,做到了专户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克扣、截留、挤占、挪用、套取专项资金。各类建设资金全部进入财政专户,按照工程进度拨款。施工企业、项目学校根据工程进度提出资金申请,填写校安工程项目资金申请表,该县教育局、财政局、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人依次签批,资金按时划拨施工单位帐户,从无违规拨付、截留、挤占资金现象,确保了项目资金完全用于校舍维修建设,没有支付办公经费等非项目的经费支出。

科学探索德政工程,克难攻坚、强力推进校舍维修工程。 由于该县山高路陡、人居分散,地理位置、历史因素形成了许多长期保留、地处偏远的教学点。这就导致校舍维修交通不便、工程量偏少。为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将校舍维修工程建成德政工程,真正惠及全县老百姓,该县深入扎实开展校舍维修工程“质量回头看”活动。 现场指导、及时修改。 该县教育局组织质监站、设计院巡查所有工程工地,及时解决共性或个性问题,深入现场指导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尤其是针对图纸不明或图纸与实体不符之处,进一步提出具体措施、修改方案,同时做好建筑材料的抽检工作。 分片包干、经常质检。 根据质量分片包干管理制度,该县教育局和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分别领队对全县工程项目进行地毯式质量安全检查。检查结果予以通报,责令限期整改、及时追责。 加强管理、开展培训。 该县拥有一支懂基建、善管理、责任心强的建筑工程队伍。这是校舍维修工程建设能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工程建设对教育系统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该县一直高度重视相关人员的指导与培训工作,每年都聘请县质监站专家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一批又一批专兼职的管理人员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为该县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人力保证。

校舍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只要全面落实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的科学决策、强力推进“精准”维修的科学认知、积极探索攻坚克难的科学途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必然会成为“民心的蓄水池”、学校安全的屏障。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真正惠及民生。(刘会涛  特约通讯员: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