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亡儿还债 62岁老人当起环卫工

26.06.2015  19:06

  每天在繁华大道与北京路交口的向东路段,都会有一个体型胖胖、皮肤黝黑的环卫工在路面清扫,她就是孙业霞。

  今年62岁的孙业霞属于环卫工中的“大龄”工作者,但她的工龄并不长,只有一年。本来像她这样的年龄应该在家享清福,而她却不听家人劝阻,硬要在晚年当环卫工。她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多做一点,就能替亡儿多还一点债,也能减轻儿媳抚养一对子女的压力。

  为了及早还清儿子留下来的30多万元房贷和外债,孙业霞总是主动要求加班,上个月就曾接连17天从早到晚加班。得知她的情况,一些借钱的亲友表示不用她还了,但她却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有欠人钱不用还的!”

   19年前丈夫患肝癌去世

  说起孙业霞的故事,需要将时间倒退到19年前。那年,孙业霞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打击。

  孙业霞的老家在金寨县,家里以种田为生,在与丈夫结婚后,她生下两个儿子。一家人虽然生活谈不上富裕,但夫妻两人凭借辛勤劳作,日子也过得平静自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年前,丈夫突然被查出肝癌晚期,为了给丈夫治病,她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变卖了家里值钱的物件,并且借了亲戚朋友的钱。

  “当他查出肝癌时情况已经很危急了,我总想着能把他救活,他不能倒,他一倒这个家也完了。可没过几个月,他还是去了。”提起当年丈夫去世的事,孙业霞依然忍不住抹眼泪。

  “那时候我家大儿子18岁,小儿子16岁。为了还清欠款,大儿子选择了退学,外出打工。”孙业霞说,丈夫去世后,曾有亲戚朋友劝其改嫁,甚至有人为她找了一个对象,但她回绝了与对方见面的请求。“我如果改嫁了,我那两个儿子怎么办,而且小儿子当时还在读书。”孙业霞说。

   4年前大儿子突遇车祸

  虽然全家的日子贫苦,但两个儿子还算争气,都各自找到了一份工作,全家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我大儿子在宁波给一个私人老板开车,几年后自己攒了几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车,跑起了长途货运。”孙业霞说,当时他们不仅偿还了当初给丈夫治病欠下的外债,而且家里的经济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后来大儿子用跑货运挣来的钱,再向亲友借了一些钱,买了一辆26万的新货车。

  “大儿子很懂事,做事也很吃苦,每月基本在外跑长途。”孙业霞说,2000年,她被大儿子从金寨老家接到合肥。“当时村里人听说我去合肥,都很羡慕我,夸我儿了有出息,说我终于熬出头了。”孙业霞说。

  来到合肥后,孙业霞帮助媳妇一起照顾5岁的孙女。2008年,小孙子出世。正当孙业霞感觉幸福生活向自己走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给了这个家庭致命一击。2011年,大儿子遭遇严重车祸,抢救无效死亡。“当我接到这个消息时,我感觉天都快塌了,昏了好几次。”孙业霞哭着说。

   替亡儿还债应聘环卫工

  由于车祸是孙业霞的儿子追尾别人的车,所以在这起事故中他并没得到多少赔偿。这个生活刚刚有了起色的家庭陷入困境。

  孙业霞说,儿子和媳妇结婚多年,之前一直是租住在包河苑小区,2009年,在儿子生意越做越红火的时候,他们准备在合肥安家,购买了一套商品房。2011年新房装修好,但就在准备搬入前,儿子就意外发生了车祸。

  “为了这个新房子我儿子总是没日没夜加班,可他却一天都没有住过。”孙业霞声音哽咽,泪流满面。

  孙业霞说,在买新房时,儿子刚刚把买新车的26万钱还完,而买新房与装修的10多万大部分是向亲友借的,如今每月还需要还房贷2000多元。媳妇为了挣钱在一家宾馆做事,可每月挣的钱仅仅够还房贷。

  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和还外债,种了一辈子田地的孙业霞有了打工的想法。

  “一开始我在小区里干保洁,捡一捡纸盒卖,但后来我的腿犯病,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再想去做时,保洁岗位也没有了。”孙业霞说,去年听小区保洁大姐说可以去试一试扫马路,于是就在家附近找到一位环卫班长,应聘成为一名环卫工。

  “我媳妇不同意我扫马路,说我腿不好,不能到处跑。可这么多债怎么能压她一个人头上,还有两个孙子要养。”孙业霞说。

  “我是一个农村人,年纪也这么大了,还能再找到一份工作就很满意了。而且这份工作就在家附近,中午还能回来照顾一下。”孙业霞说。

   “欠别人钱,哪能不还?”

  “除了每月2000多元的房贷,媳妇那边亲戚还借了6万,我小叔子1万,小姑子还欠1万……”孙业霞向记者念着一笔笔欠债。

  孙业霞说,她现在每个月做环卫工可以拿到1800元左右,如果加班就能多一点。“上个月班组上一个大姐病了,我主动要求加班,连续加了17天。每天从早上5点到晚上6点。”“我想多做一点,就能多挣一点,这样还钱就能快一点。”孙业霞说。

  为了省钱,孙业霞从不给自己添置衣物,当孙子孙女想吃肉时就少买点,单独做给他们吃,她和媳妇则是能省就省。

  在得知这个家庭的变故后,一些亲友表示钱不急着还或者直接说不需要还了。“欠别人的钱,哪能不还?别人说不要是他们的事,但还钱是我们要做的。”孙业霞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

  束大姐是孙业霞所在环卫班的组长,谈起孙业霞的事,束大姐很是感慨。“说起来伤心,没想到她家里是这个情况,自己也这么大年纪了,腿也不好,真是不容易啊!她做事很认真,清扫也能保质保量。”

  -及时语

  人物虽“小”

  品格很“大”

  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真实故事,催人泪下。人物虽“小”,品格很“大”,在这大与小之间,有一股暖流在维系着我们与孙业霞女士的关系。按说这种关系是不存在的,但因为有其品格的感召,大家一定都愿意与类似孙业霞女士的人,建立亲切而长远的关系——这个社会太需要诚信了。

  我们的赞美就是立足于这份温暖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其实是疏离的。一切关系如果没有诚信为背景,它就是危险的关系,是面对陷阱、断崖的关系,而这种所谓的关系,我们宁愿没有。

  我们永远不能承认没有诚信的人际关系,否则,我们会多么孤独。因为在这种充满防范的心理背景中,即便对门邻居,我们都不会往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这不是物理空间的事,而是心灵层面的事。当心灵无法融合的时候,这个社会是破碎的,凌乱的;但如果有诚信在场,一切人都可以善意联系起来,因为诚信是人世真、善、美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天生具备这种融合力、亲和力、感召力。

  孙业霞女士以其诚信,表现了人世应有的真、善、美。这个时候,我们根本不在意其身份标签,环卫工也好,营业员也好,教授也好,老板也好,统统会被另一个标签,也就是诚信之光环笼罩。而这个光环将比他们在人世获得的一切标签,存在得更久,影响得更广,因为那是最高的“人格标签”,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善意关系的根本依靠。而有了这份依靠,人类社会就有整体感了,我们就能承认自己是有归属的。

  有一条著名标语: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如果让笔者给此标语一个通俗阐释,那一定在于诚信。因为这种大团结,无非是建立人群的整体感而已,没有诚信的融合力、亲和力、感召力,何从谈起团结?所以,从“理论层面”,我们必须深切长久地关注社会诚信;而从“实践层面”,向身边的孙业霞女士学习就可以了。

延伸阅读:
  • 滁州:无凭又无据上门就收费 环卫工人是否乱收费?  06月26日
  • 马鞍山环卫工人冒雨处理垃圾1200吨  06月18日
  • 合肥滨湖环卫工人享两天“陪考假”  06月08日
  • 局长为环卫工写诗 获安徽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  06月04日
  • 百姓故事:城市掏粪工吕中意(图)  05月08日
  • 标签:环卫工 分享到:  编辑: 汪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