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阜阳市、滁州市司法局学习贯彻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信访工作会议精神

15.03.2017  15:05

 

宿州市司法局     一是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信访维稳工作会议精神,成立宿州市司法局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摸排调研方案,抽调专人开展摸排调研活动。二是集中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活动。认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主动深入到困难人群多、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开展排查。重点排查涉及民生的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领域,摸清底数,建立台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扎实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帮扶工作。认真开展监管排查,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工作单位、所在社区(村居)等进行一次普遍走访,加强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工作。重点抓好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引导其自觉遵纪守法。四是积极做好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帮困扶助工作。对辖区内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一次认真细致地摸底排查走访,预防其因生活无着落而自暴自弃,重新违法犯罪。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其未成年子女在就学、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解除服刑在教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服刑,积极改造,重新做人。五是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突发事件处置重视不够,应急措施不力,玩忽职守等造成安全稳定事故和重大影响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阜阳市司法局     一是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从 1月至3月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组织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在开展婚姻家庭及债务、邻里纠纷等传统性、多发性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劳资、民间借贷、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安置等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及时介入,就地调解。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难点问题和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隐患,积极采取稳控措施,组织力量集中化解。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66次,调解纠纷11381件,调解成功 11294件,全力维护了“两会”期间社会稳定。二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力度。组织各司法所对辖区内的安置帮教人员进行摸排,对重点对象尤其是涉毒、涉恐等人员进行实地走访和约谈,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对在走访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重点排查,消除隐患。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做好对安置帮教人员的衔接、安置、帮教、监管工作,对存在思想波动、行为不稳定的人员,进一步强化针对性管控帮教措施,确保“两会”期间安置帮教人员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不参与群体性等重新犯罪事件,确保安置帮教工作安全稳定。三是加强社区矫正安全监管工作。下发文件,专题部署。下发《关于加强“两会”期间全市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对辖区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走访,对排查的重点社区服刑人员,逐一造册登记,实行专人负责。加强管理,落实职责。要求各地司法所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训诫和社区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矫正小组的作用,按时受理社区服刑人员的周、月汇报,并做好记录,同时严格外出审批条件。加强抽查,掌握情况。安排专人,每天随机拨打社区服刑人员电话,询问其生活、工作、思想及其接受社区矫正日常监管安全等情况,确保情况稳定。实行日报告,加强技防。要求执行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情况日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有关情况,不瞒报、迟报,同时对排查的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定位手机、影像识别,身份证刷证等管理。四是加强舆论引导和信访工作。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三八”妇女节维权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加强系统内新闻宣传纪律,强化网络舆情风险防控,积极做好市政务论坛《百姓热线》、市局门户网站等平台的投诉咨询答复工作。做好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全面排查系统内信访案件,确保积极解决群众诉求。按照要求,选派8名律师到市信访联合接待中心参与市委、市政府领导接访工作,充分发挥律师接访调解工作机制在信访维稳工作中的重大作用。五是严格落实应急值班等制度。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带班及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认真落实日报告制度。严格执行紧急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因组织领导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重大安全稳定事故和重大影响的将严肃追究责任。

滁州市司法局     一是组织开展专项摸排调研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印发《关于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集中开展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摸排调研的工作方案》,组织全系统深入开展全覆盖、无盲区的拉网式、抄底式摸排调研,做到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问题底数清、情况明。对摸排调研出的矛盾问题,认真分析形成原因及暴露出的工作短板,研究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解决方案,逐一落实防范化解责任和措施,确保矛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切实将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运用法治手段化解信访问题。全国“两会”期间,每天选派一名律师到市信访联合接待中心参与市委、市政府领导接访,现场进行法律咨询、法律调解等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引导、疏通、分流作用,在市法律援助中心便民窗口加设涉法涉诉信访登记咨询台,由工作人员负责登记、采录涉法涉诉来访人员的身份信息、信访事项和主要诉求,并将来访人引导至接访地点,由接访人员专门接待。完善“援访”对接机制,对信访转办案件,免予经济困难审查,优先安排经验丰富的律师办理,依法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三是切实做好特殊人群管控工作。加强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组织全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社区服刑人员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排查,特别是把涉及暴力犯罪的、有重新犯罪迹象的、可能有矛盾纠纷激化的、有情绪波动或反常现象的、流动性较大的以及暂予监外执行、假释等几类社区服刑人员作为重点排查对象,逐一造册登记。对排查出的重点社区服刑人员严格落实报备制度,实行“定人包案”责任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尤其是重点社区服刑人员,确保“管得住、控的牢”。

                                                                                                                                                                                            (综合以上各单位信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