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试水“公建民营”养老新模式

25.06.2014  18:48

  近日,投资近200万元升级改造的宿松县孚玉镇敬老院顺利完成交接,7月起正式营运。届时,社会力量将接手敬老院的日常管理运营。这是该县积极探索民生工程建后管养新路,在社会养老“公建民营”方向的一次成功尝试。

  孚玉镇敬老院自1989年建院以来,常年集中供养20多位“五保”老人。近年来,随着该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院内床位增至100余张,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老人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 “五保”老人供养率偏低。

  如何为养老院养老这一传统养老方式注入新的活力?该县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养老新模式,吸收成熟的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将敬老院对外实行承包,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定一经营承包者进行合作。今年4月,敬老院的经营承包者投资近200万元,在院内新建了一幢多功能活动厅,并在宿舍内增建了卫生间,安装了空调、液晶彩电,添置了床铺、桌椅等生活设备,对周边环境进行了靓化美化,使院内生活条件更加舒适便利。目前,集生活、健身、娱乐、休闲和医疗于一体的新型养老院已经呈现。

  重新投入运营的敬老院在体制上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对敬老院进行规范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五保”老人随时入住的同时,也向社会敞开大门,接收社会上的老年人入住,进行有偿服务,让他们得到了精心照料,幸福安享晚年,以满足社会养老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动员民间参与,实行“公建民营”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在该县出现,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老人的需求,更为养老院这一养老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